正文 第27章 莫文蔚(1)(2 / 2)

和多數家境貧寒的藝人不同,1970年出生的莫文蔚,因為母親是香港電視台的高層而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通曉普通話、粵語、英語、法語、意大利語5種語言,除了進行常規的文化基礎教育之外,她還在媽媽的鼓勵下,接受了很多專業的藝術教育。同學們都在練習鋼琴的時候,她卻扔掉了已見起色的鋼琴,固執地學起了古箏。對於童年時期的莫文蔚來說,靈巧的雙手為她贏來了很多來自老師和同學的讚譽。

魯豫:讓我看看你的手,我覺得你的手也很細長。莫文蔚:都是骨頭。

魯豫:老人家有一句話這麼說,“女子手如柴,無才也有財”,就是說女孩子的手骨感一點就比較有福氣。聽說你的手也很靈巧,你會彈什麼樂器?

莫文蔚:我學過鋼琴,十幾歲的時候也學過古箏。魯豫:哪個彈得比較好?

莫文蔚:還是古箏彈得比較好一點,因為鋼琴我從小就學,學了有十年之久,我覺得有音樂基礎就行了,所以就把鋼琴丟掉跑去學古箏了,覺得古箏比較特別一點。

魯豫:我記得你曾經在某一次的演唱會上彈奏過古箏?莫文蔚:每一次開演唱會都會彈。

魯豫:熟悉莫文蔚的人都知道,她後來去意大利念了高中。你當時為什麼要去意大利念高中呢?

莫文蔚:因為特別啊!一般香港人去國外念書,都是去英國或加拿大,我剛好有一個機會可以去意大利,然後我就覺得聽起來好浪漫啊!很有型。

魯豫:而且意大利的男孩子都很帥。莫文蔚:我本來也是這麼以為的。

魯豫:難道事實不是這樣的嗎?莫文蔚:不知道怎麼回事,我遇到的大部分意大利男孩子都不是很帥。

魯豫:你去了意大利的哪個城市?莫文蔚:在意大利東北部的一個城市,不是那麼熱門的地方。魯豫:你要去米蘭可能就會遇見很多帥哥了。

1989年,高中畢業的莫文蔚考入倫敦大學,主修意大利文學專業,在倫敦大學求學的過程中,音樂帶給莫文蔚無窮的快樂。她經常靠唱歌來排解身在異鄉的孤獨,並且還專門研修了聲樂專業。臨近畢業時,本想留在倫敦搞舞台劇的莫文蔚被香港星光公司發掘,並且很快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張粵語唱片《KAREN莫文蔚》,但是,這一次莫文蔚的嘴巴為她換回的卻是致命的打擊。

魯豫:《KAREN莫文蔚》是你的第一張專輯?

莫文蔚:對。

魯豫:看那時候你的形象像是走的“玉女”路線。

莫文蔚:就是要表現得比較淑女一點,比較自然舒服的樣子。魯豫:那時候要把你打扮成什麼樣子?是不是要穿白裙子,或者是帶蕾絲花邊的淑女裙?

莫文蔚:有一陣子公司這麼要求過,但那是好久好久之前的事情了,1993年我剛入行的時候吧。在香港、廣東出唱片,第一首主打歌出來的時候他們就要求我一定要表現得很乖的樣子,反正每個女生剛出道的時候都先做一段時間淑女,然後才慢慢走性感路線。

魯豫:那時候把你包裝成一個淑女,你喜歡嗎?莫文蔚:不喜歡,反正就覺得一點都不像我。

魯豫:是誰發現你會唱歌的呢?莫文蔚:之前我在英國念書的時候,我跟雷頌德(香港著名的電子音樂製作人)就認識了。他當時也是學生,我們倆會做一些歌曲的錄音帶寄到香港這邊。

魯豫:你當時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有沒有登台唱過歌?莫文蔚:在學校裏有。

魯豫:聽說你剛出道的時候,第一張專輯賣得不好,隻賣了800張,是嗎?

莫文蔚:可能更少一點。

魯豫:你自己買了多少張?莫文蔚:還好了,頂多幾十張而已,送朋友嘛。

魯豫:出完第一張專輯的時候是什麼心情?會不會期待著自己的專輯熱賣,然後一炮而紅?

莫文蔚:沒有,我沒有想過要一炮而紅,我覺得那不是理所當然的。

魯豫:後來那家唱片公司倒閉了,是嗎?莫文蔚:對對對,但不是因為我啊!

魯豫:你當時有沒有覺得有一點遺憾?才賣出來幾百張。莫文蔚:沒有,我覺得能夠出一張專輯已經很幸運了,因為我簽那家公司的時候它才剛剛成立。簽了我之後又簽了很多大牌,像羅文啊,李克勤啊,但是我的狀況是中間換了幾個老板都沒發到我的專輯。其實歌都錄好了擺在那兒,就看著公司不停地換老板。在換到第四個老板的時候終於給我發了。所以我覺得很幸運,至少有發到我。

魯豫:那時候有歌迷嗎?有沒有人認識你?莫文蔚:也有一點點啦,因為我不隻是發了一張專輯,我還在電視台做一檔兒童音樂節目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