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陳年往事(2 / 2)

人類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太空的探索,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公元2800年後,人類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太陽係,並且在月球、火星建立了永久性太空探索基地,最遠的臨時觀察站已經在土衛二上建立,生活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人已經占人類總人口的4%,對所有人來說,去外太空工作或遊覽已經不再是夢想和奢望。成熟的核技術使人們可以利用核能作為動力裝置,由核子能量轉換器改進而成的核子引擎的最大功率為17倍音速。迄今為止,性能最好的太空戰艦“挑戰者‖”型巡洋艦從月球基地到火星基地巡航隻需要90個地球日,到土衛二觀察站需要920個地球日。但是這樣的速度對於廣闊的宇宙來說還是太慢了,而且我們至今沒有找到能維持飛船航行百年以上的能源。沒有強勁持久的動力係統,太空飛船的速度與巡航距離始終限製著人類探索未知星係的腳步,也許人類永遠也走不出太陽係。由於對未知星係探索的進度緩慢,共和政府在致力於尋找地球以外綠色星球(注3)的同時,更加重視星係內自然環境的改造與資源的開發。對火星的大力開發和改造已經進行了幾十個年頭,人類已經可以不借助外界裝備勉強在火星上生活。人們堅信,同樣擁有大氣和水的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二家園。

從公元2800年到2900年的一百年裏人類把精力從地球上轉移到了太空。公元2900年的最後一個月,被後世稱為銀河時代之父的原“泛北半球民主共和國”中央科學院院長柳鬆楊繼研製出核子能量轉換器之後又成功研製出了光子能量轉換器。光子能量轉換器對人類的發展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利用光子連鎖對撞所產生的強大能量可以使飛船達到1.3倍光速,但因為沒有能承受高速推進時產生的高熱量的金屬,目前我們最多隻能達到光速。盡管這樣從地球到火星也就象去鄰居家串門一樣,這種技術使能源與動力在有恒星的地方用之不竭取之不盡。加之已經有了很高的速度,這讓星係間的旅行成為可能。但是星係間動輒上百萬光年的距離難道要我們用上百萬年的時間去探索嗎?在沒有更好的途徑之前,聯邦議會決定大力開發太陽係內的行星。短短30年時間人類在太陽係內不適合人類居住的七顆行星上發現了大量稀有金屬礦藏、並建立了研究和生產、防衛基地。修建了圍繞在地球赤道上空大氣層外的巨型行星防衛環,並且在防衛環上安裝了120門口徑10公裏利用光子能量轉換器提供能源的行星防衛炮。星際采礦,火星移民,新型戰艦和武器的研製開發,太陽係內一片繁榮和忙碌。從2900年到2930年這短暫的三十年被後世成為“新能源時代”,其實它更適合叫新武器時代。

不知是因為好戰還是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人類利用能源的方式除了生存就剩下用它來武裝自己。星係內各種資源迅速的被開發利用,以光子能量轉換器為動力的引擎、光子武器、光子盾防禦護罩、各種型號的飛船、戰機甚至單兵武器。2930年利用金星上開采的藍金礦所建造的戰艦經過計算可以承受1.3倍光速運行時所產生的熱量,在超光速飛行實驗中,實驗飛船在人們眼前消失了!經過反複實驗和計算後,地球聯邦研究院院長柳鬆楊在攻關小組宣布“人類發現了第四維空間蟲洞”。就是說當速度超過光的時候,就可以進入第四維空間,第四維空間實質上是一個點,一個無限大小的點。在這裏,隻要計算好坐標你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並且宣布將在3000年之前完成超光速遷躍的節點計算方式和部分星係的遷躍坐標。如今,一切的需要都已經滿足,我們的目標——銀河深處!至此人類的曆史邁進了銀河時代。

(注1)地球聯邦貨幣單位,存儲在個人終端機內(出生就被植入表皮的生化裝置,外型類似手表。具有身份識別,通訊等N多功能),相當於現在的瑞士銀行信譽卡。

(注2)標準禮:地球聯邦通用禮節(右手握拳,手心向內放於心髒處)

標準語:80%的地球聯邦公民母語,既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