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去聽演講的聽眾,肯定是對演講所涉及的知識感興趣——他既可能是這個知識領域的新兵,也可能是這個知識領域的老手;被動去聽演講的聽眾,對演講所涉及的知識,可能有所了解,也可能一無所知——這無關緊要,因為演講可以讓他增長知識。
3. 對聽眾素質結構的最低要求
要求聽眾具有求知欲望、懂得文明禮貌等。
◎ 語言——溝通演講者和聽眾的媒介
語言是人們彼此交流思想以達到互相了解的一種極其重要的交際工具,人類社會生活的任何方麵,都直接或間接以語言為工具。對於演講來說,語言包括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有聲語言就是演講活動中傳遞信息、表達思想最主要的媒介和物質表達手段,它是演講者思想感情的載體,以流動的方式,運載著演講者的主張、見解、態度和感情,將其傳達給聽眾,從而產生說服力、感召力,使聽眾受到教育和鼓舞。離開了有聲語言表達,就無所謂演講。要達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智育人,使聽眾心領神會的效果,演講者的語言必須通暢易懂,富有魅力。好的有聲語言不僅準確清晰、圓潤和諧,而且絢麗多彩、生動有趣,以其跌宕起伏、音義兼美的藝術魅力,形成一種境界,使言辭的表現力和聲音的感染力均達到最佳狀態,從而使聽眾受到德的熏陶、智的啟迪、美的洗禮。
除了有聲語言之外,演講還必須輔之以相應的態勢語言。所謂態勢語言,就是指在一定程度上能輔助有聲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眼神、表情、體態、手勢等。在演講中,應以有聲語言為主,相應的態勢語言為輔。恰當的麵部表情、肢體動作、手勢以及其他一切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思想感情的動作,都可以使演講“戲劇化”,使聽眾不僅聽覺器官發生作用,而且視覺器官也同時發揮作用,從而彌補有聲語言的不足,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有機地緊密結合,相得益彰,共同發揮作用,演講便能生動感人,形成一個統一和諧的傳達係統。
◎ 場合——特定的時空環境
所謂“特定的時空環境”,一般指演講者和聽眾都同處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環境中。例如街頭演講,演講者與聽眾同時處在街頭;法庭論辯演講,演講者與聽眾同時處在法庭的氛圍之中。一般地說,演講活動都要有相應的場合、相當的聽眾、適當的布置、合適的講台、良好的音響效果和一定的時限。一定的時空環境反作用於演講,製約著演講的內容、語言和表情動作等。一旦時空環境發生轉移和變化,演講的內容、語言和表情動作等也必須隨之轉移和變化,以適應新的時空環境。
在科學飛躍發展的今天,廣播、電視拓寬了人們的空間範圍,同時也縮短了人們的時間差距,運用廣播、電視可以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演講者和聽眾組合起來,使傳統的演講出現了新的發展和突破。例如廣播電視演講,從表麵上看,聽眾、觀眾似乎並未直接與演講者處在同一時間和同一環境中,但從根本上仍處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演講者仍然必須有強烈的現場感,宛若置身於聽眾之中,也要考慮聽眾對演講的情緒、反應、態度和評價,盡管各種反應和評價不一定立即在現場流露出來。其實,在設置著麥克風和攝像機的演播室內演講,本身也就是處於特定的時空環境中。從客觀的角度來說,任何一個演講者都無法逃脫他所處的時代環境對他的製約,離開了這些,演講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價值。
不可不知的演講法則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法則可循,遵循演講法則對成功演講非常重要。一般情況下,演講要注意下麵幾個演講法則。
◎ 充分準備
演講前的充分準備對精彩的演講至關重要。
一、收集演講材料
廣泛收集演講材料,去粗存精,是演講的第一步。請注意以下四點:
①給演講選個好題目。
②圍繞主題廣泛收集材料。
③審視收集材料,去粗存精,該丟的要丟掉,絕不可惜。
④要有必勝的信心,勇氣十足,精神飽滿。
二、寫好演講稿
寫好講稿才能做到有備無患,有的放矢。寫稿時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①編列提綱,包括題目、中心論點、分論點、事實材料、事理材料和參考材料、結構與過渡、開頭和結尾。
②起草初稿,要一氣嗬成,要飽含真摯。
三、演講者的衣著、言行、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