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正文的基本要求
演講稿主體,篇幅較大。要使演講的觀點站得住,立得牢,就必須做到內容充實豐滿,有血有肉,要圍繞中心論點,處理好論點與論據間的關係,合乎邏輯地逐層展開論述,做到結構有力,層次清楚,過渡自然。在這一部分中,要組織和安排好演講高潮,使演講者和聽眾在情感上產生強烈的共鳴,達到使“快者掀髯,憤者扼腕,悲者掩泣,羨者色飛”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例如,有一篇標題為《在血與火的征途上》的演講,演講者在介紹了一位烈士腹部中彈,毫無畏懼地把腸子壓在腰帶下麵繼續衝鋒,最後用自己的身體滾雷,為戰友開辟通路的英雄事跡後,深情地說:
“這些風華正茂的青年戰士,如果活到將來,有誰敢說他們之中不會有將軍、部長、博士?可他們剛剛活到新中國的好時辰,就告別人間,把蓬勃的生命和美好的理想,托付給活著的人們,化做向四化進軍的足音和號角,化做一對對倩影在湖麵蕩舟的安寧和溫馨……”
這扣人心扉、感人肺腑的敘述和議論,為聽眾創造出了一個動人的意境,把演講自然地推向高潮,使許多聽眾不禁潸然淚下。
演講稿的正文是演講稿的主體部分,這直接關係著演講的成功與失敗。寫好演講稿的基本要求有下麵幾個方麵:
◎ 內容要緊扣主題
“總文理,統首尾”從開頭到結尾,展開論證也好,進行敘述也好,縱然千波百轉,也要緊扣主題。一個問題可能是多側麵、多角度的,但無論多少個側麵和角度,必定有其主要的一麵;一篇演講可能包含幾個問題,但無論多少個問題,它們都應當相互聯係,並有主次之分。演講者必須抓住主幹,理清脈枝,分清主次輕重,不可“開口千言,離題萬裏”。
◎ 條理要清楚,層次要分明
材料的組織安排一定要井然有序、有條不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把散亂的材料分門別類,分清主次和先後,把它們組織安排好,從而更充分、更有利地表現主題。比如,哪些應該先說,哪些應該後講,哪些要詳講,哪些要略說;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如何照應,如何過渡,都要有周密的計劃。做到胸有成竹,這樣才不至於眉目不清、條理不明、亂七八糟、支離破碎。特別要處理好層次與段落、過渡與照應等。
◎ 結構要富於變化
講述的內容應當千波百折,有起有伏,使整個結構富於變化,多姿多彩,以其結構的藝術性吸引、打動並說服聽眾。
心理學家認為,人聽講話的有意注意力每隔5~7分鍾就會有所鬆弛,而跌宕起伏、張弛有致的結構,就能很好地適應聽眾的這一特點。演講者應當時而是嚴峻的說服,時而又是輕鬆的談笑,時而慷慨陳詞,時而詼諧幽默,甚至還可以根據需要適當穿插一些奇聞軼事、小故事、詩文警句、談資笑料等。這樣會使內容豐富多彩,也使形式搖曳生輝,使聽眾精神振奮,樂於傾聽。
◎ 造成幾個高潮
高潮不僅渲染氣氛、產生良好的現場效果,而且能加深聽眾的印象。
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講,不到3分鍾,聽眾鼓掌5次。陳毅1962年在廣州做關於知識分子的長篇演講時,聽眾歡笑聲達62次。高潮能產生現場效果,所以演講者要盡可能地製造高潮,調動聽眾情緒,如果一次演講沒有高潮,那麼它必然是平淡無奇的。
確定演講稿的標題
有許多演講沒有標題,但是為了進一步突出中心,必須給演講列一個題目。標題不等於主題。標題是標明演講稿的名稱,是演講稿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演講的“眉目”。好的標題,具有“眉目傳神”的特點,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引起聽眾濃厚的興趣;如同“指路標”,使聽眾產生有正確指向的定勢,為演講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 演講標題的作用和擬訂標準
演講的標題不是演講者信手拈來,隨意擬訂的。新穎、生動、恰當而富有魅力的演講標題,是演講者經過認真思考反複推敲而成的。它們有的含義深遠,耐人尋味;有的思辨性強,飽含哲理;有的鼓動性強,擲地有聲;有的豪情滿懷,激勵鬥誌。
一、演講標題的作用主要是
概括性:概括演講內容。
指向性:讓聽眾知道要講哪方麵的內容,從而決定聽還是不聽。
二、要擬好標題,大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 貼切自然
演講標題的含義要清楚,與內容切合,能概括演講的基本內容或提示主旨,不可文不對題或題不及意。
例如,標題《美在生活中》就明確地揭示出演講的主題,且富有哲理,能啟迪聽眾思考。同時,標題“大小”要適度,不宜過寬,太寬則難以抓住中心;也不宜過窄,太窄則容易束縛思想。例如,《氣論》,就顯得空泛含糊,令人費解。
2. 警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