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怎樣讓聽眾樂於接受(1)(1 / 3)

用熱情去感動聽眾

演講者如果能讓聽眾感受到你的熱情,那麼你的演講將會十分順利地進行下去。用熱情去感動聽眾,適當地和聽眾套套近乎,把感情投入進去,這樣的演講一定是非常精彩的演講,這樣的演講也一定是成功的演講。

◎ 演講起始與聽眾“套近乎”

演講者也許是位毫無名氣威望的年輕人或陌生人,也許還是政見對立者,這樣的演講者要想使自己輕鬆下來,又讓聽眾很快接受,重要手法之一就是在演講起始處使用“套近乎”的技術,雅一點說,就是拉近感情距離的技術。這種技術並不難懂,下麵舉幾個例子,再輔之以評議。

一、尊重你的聽眾

一位學者到部隊演講,上台之後臨時說了這樣一個開頭,“退後30年,我和你們一樣,也是一個兵!肩寬體壯,走路生風,邁步作響。當過班長、排長、連長,後來陰差陽錯,改行成了搖筆杆子的爬格蟲,經常熬通宵,弄成這般連我都不喜歡的樣子。所以,一有機會就想尋根,今天總算又回來了,請你們接受我這個沒有著軍裝的老兵的致意……”

學者與部隊戰士,這是職業行當差得較遠的兩類人。對學者,部隊戰士肯定是尊重的,但那是出自理性的尊重,並非出自情感上的交融。為使理性上的尊重和情感上的融洽合為一體,這位學者利用自己和眼前戰土曾有過的共同點,設計了這個開頭。想想看,如果你是一個在場的戰土聽眾,不被這段話給“融化”才怪呢!

記得李燕傑老師到一所部隊醫院為軍醫們做演講,他既沒有當過兵,又沒有從過醫,可他同樣一開口說話,就把聽眾與自己的感情距離縮短了。上場時,見會堂裏的軍醫聽眾們並沒有把心思轉到聽演講上來,於是,他放棄原稿中的開場白,大意上說了這麼幾句話:“每當我看到佩戴領章帽徽的解放軍,就會產生由衷的敬意;每當我看見身著白大褂的醫生,就會想起‘白衣天使’四個字,並把潔白與崇高放在一起聯想。這裏是讓我既生敬意,又生此種聯想的地方……”

據說,如此開場,手拿雜誌書籍的人立刻合上收起,風紀不整的人馬上進行衣冠整理,把注意力集中到演講上來。李燕傑在這裏使用的方法就是給聽眾以敬意,喚起他們的崇高感。

二、用親切樸實的話打動聽眾

有一次,馮玉祥將軍率軍來到抗日前線地區的河南魯山縣,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並開了一個“軍民聯歡大會”,會上他發表了抗日鼓動演講。馮將軍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是很高的,但正因其高,讓人易生敬畏。由於馮將軍入場時搞得極其莊嚴,更增加了幾分畏意。然而,馮將軍正式演講一開場,老百姓頓時沒了畏懼感,隻有親切,因為馮將軍的開場白是這樣說的:“各位老先生、老太太;兄弟姐妹們!各位青年學生們!全體官兵兄弟們!你們不是常聽說‘老馮老馮’的嗎?我就是馮玉祥。咱們耳朵裏是熟人,眼睛裏是生人(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從今以後咱們眼睛裏也是熟人啦!我代表國民政府,代表蔣委員長,向抗戰前線的河南軍民致以親切的慰問和崇高的敬禮!(舉手行軍禮)”

多麼親切的稱呼,多麼樸實的語言!一句“從今以後咱們眼睛裏也是熟人啦”,把自己與百姓聽眾的心理距離彌合得幾乎沒有。

三、巧妙的稱呼語

1983年,曲嘯被邀到監獄給一批青年犯人演講。與這類聽眾“套近乎”,一般的人可能想都不往這個方向想,可他卻往這個方向想了。為了達到縮短心理距離和吸引犯人聽演講的目的,他把心思放到如何稱呼這批犯人的問題上。最後,他斟酌了這樣一句話:“觸犯了國家法律的年輕朋友們。”沒想到,就這麼一個稱呼,竟然穩住了犯人的神情,不僅讓犯人抬起頭來專注地聽他演講,而且,近3個小時的演講沒有人借故小離現場。何以有此效果?是一句久違的、親切溫暖的“朋友們”發生了作用。

與聽眾套近乎的例子很多,如裴特瑞克·亨利的《訴諸武力》的演講開頭、布魯圖斯的《為自己辯》和安東尼的《為愷撒辯》的演講開場部分都是這樣的實例(見本書第十五章“優秀演講詞評點”)。形式也多樣,請注意創造性地使用。

◎ 把自己的熱忱傳達給聽眾

有一次,一所大學舉行演講比賽。參加比賽的大學生約有六七名,每個人都受過良好的訓練,並且準備在當天好好表現一番。但是,他們的全部精力都用於贏得那麵獎牌,卻忽略了真正去說服聽眾。他們所選擇的題目顯然並非個人的興趣,而是基於演講技巧的發揮。因此一係列的談話過程是演講藝術的操練而已。

隻有一位來自鄉下的孩子是個例外。他演講的題目是《土地對人類的貢獻》。他所講的每個字都充滿強烈的感情,而不僅是演講技術的操練。他所講的都是活生生的事實,完全出自內心的信念和熱忱,他好像成了農民的代表,他為自己的土地發言。由於他的智慧、高尚品格和善良的心意,他向我們傳達了那塊土地人民的希望並祈求我們的了解。

最終這個鄉下孩子贏得獎牌。雖然他在演講技巧上還不能跟其他兩三人相比,但由於他的談話充滿了真誠,燃燒著真實的火焰。同這一比,其他人的演講都隻不過是煤氣爐微弱的火苗而已。真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