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清楚的表達能力是成功說服的首要要素。對方能否輕輕鬆鬆傾聽你的想法與計劃,取決於你如何巧妙運用你的語言技巧。
準確、具體地說明你所想表達的話題。比如“如此一來不是就大有改善了嗎?”之類的話,更進一步深入話題,好讓對方能夠充分理解。為了讓你的描述更加生動,少不了要引用一些比喻、實例來加深聽者的印象。適當引用比喻和實例能使人產生具體的印象;能讓抽象晦澀的道理變得簡單易懂;甚至使你的主題變成更明確或為人熟知的事物。如此一來,就能夠順利地讓對方在腦海裏產生鮮明的印象。說話速度的快慢、聲音的大小、語調的高低、停頓的長短、口齒的清晰度等都不能忽視。
除了語言外,你同時也必須以適當的表情、肢體語言來輔助。
三、動之以情
說服前隻有準確地揣摩出對方的心理,才能夠打動人心。通過你說服對方的內容,了解對方對此話題究竟是否喜好、是否滿足,再順勢動之以情或誘之以利,告訴他“倘若照我說的去做,絕對省時省錢,美觀大方,又有銷路……”不斷刺激他的欲望,直到他躍躍欲試為止。
例如他在想什麼,他慣用的行為模式為何?現在他想要做什麼等。一般而言,人的思維和行動都是由意識控製,即使他人和外界如何地建議或強迫,也不見得能使其改變。因此,想要以口才服人的人,必須意識到說服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對方。也就是說,說服的目的,是借對方之力為己服務,而非壓倒對方,因此,一定要從感情深處征服對方。
四、提示具體做法
在前麵的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就可以告訴對方該如何付諸行動了。你必須讓對方明了他應該做什麼、做到何種程度最好等。到了這一步,對方往往就會很痛快地按照你說的去做。
◎ 說服聽眾的捷徑
除了上麵的說服方法外,我們還可以使用一些說服聽眾的捷徑。
一、找到問題的關鍵點
一個大學班主任老師為說服大學生不要把精力過多投放到談情說愛方麵時,就事先分析了這個主題講出之後,學生可以接受的程度。他知道,班裏有相當數量想談和正在談戀愛的學生,他們都有不少“堅強的理由”作支撐。在逐一分析了那些所謂的理由之後,他發現隻要說服男生一方,此風就可煞住。於是,他以《男人的魅力在於成功》為題設想了一篇演講詞。利用班會做了演講後,效果相當好。
演講者如果要說服聽眾,首先需對聽眾可能有的錯誤思想觀點有充分的了解,並想出能夠產生有說服力的思想觀點和恰當的說服方式以對付之,做到有的放矢。
二、欲抑先揚,欲進先退
仍以上麵班主任的演講為例。他一開始是這樣說的:“有人問我,大學生談戀愛究竟對不對。要叫我說,這事無所謂對與錯。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進入高校的男女青年都是生理上的瓜熟蒂落之人,婚嫁問題已近眼前,何錯之有呢?馬克思17歲就追求美麗的燕妮,不也沒有影響他成為偉人嗎?不過,話得說回來……”後麵是循序漸進地拋出自己的正麵觀點,闡明男子的魅力在於奮鬥、上進、有責任心和取得成功。
從這段演講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班主任首先是順著學生的思想走的,後用了一個轉折語,才駛向自己的觀點。
演講者想說服與己觀點迥異的聽眾時,一般不宜在起始處單刀直入,而需迂回繞道,運用“偷運”之功來輸出自己的思想。
三、擺事實,用事實說話
常言道“事實勝於雄辯”,說服人有時候要用事實來達到目的。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由亨利所作的那場《訴諸武力》的演講,之所以發揮了說服之力,很大程度上是用事實——英帝國主義種種虛偽欺騙——來說話的。
四、善於激發聽眾的共鳴
上麵例子中班主任的演講詞裏就有這樣一段話:
作為人到中年的男人,我想特別對在座的男性青年“同胞”說幾句。我不知道在座的男同學是否想過做一個男人今後肩上的負重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國外有一諺語說:“罵男人最惡毒的語言莫過於罵他無能。”從這句話裏,我們可以領悟到,“無能”的男人最醜陋、最不值得愛,因為他的雙肩挑不起任何他應該挑起的重擔。反過來說,奮發有為、上進成功的男人才最有魅力。我以為,男子在擇偶問題上不必操之過急(從18歲到40歲都是擇偶佳期,上帝寬限我們男子20多年時間),急的倒應該是如何快速成才的問題。俗語說得好:樹大何愁不招風……
從自己是男人的角度對男學生講幾句話,這是利用了“角色”之勢,引出“男人無能(才學)便是醜”的話題,完全可以激發出共鳴。
每個人堅持自己的思想觀點都有其比較堅實的理由,當他與你的觀點有差異甚至是對立的時候,很可能是在某個地方出了偏差,而原旨的大方向並不與你相悖。基於對這一點的考慮,演講者要想說服聽眾,可以從能夠引起共鳴的共同點處著手,因勢利導地說出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