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確定演講的風格(2)(1 / 3)

五、絢麗型演講口才風格

絢麗型演講口才風格,講究濃墨重彩、富麗堂皇,既注意內容的厚重,又強調形式的多樣化;常采用一些富有色彩的詞語和多變的句式,很注重表情、神態、手勢,講究口語表達的輕重緩急和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酣暢淋漓地傾吐演講者的心聲;在演講中,喜歡旁征博引,縱橫古今,引用大量名言警句、軼聞趣事、典故史實,以及某些新鮮有趣的材料。這種類型的演講口才風格,頗受一些聽眾特別是青年聽眾的青睞。

例如,孫湍的演講《理解萬歲》:

“乘著創世紀的諾亞方舟,理解是那隻窺探到大自然、銜回了橄欖枝的鴿子;

沿著千回百折的汨羅江,理解是屈原感歎社會而傳唱於今的騷體長詩;

撥出高山流水的琴聲,理解是蔡鍔小鳳仙人生難得一知己的知音一曲……”

六、瀟灑型演講口才風格

瀟灑型演講口才風格要求演講者的音調抑揚頓挫,音色優美悅耳,儀表漂亮顯眼,動作幹淨利索,語言新鮮活潑,能給人以錯落有序、輕鬆諧趣、色彩斑斕的優美感受。總之,無論是在聽覺上,還是在視覺上都要給聽眾一種“帥”的感覺。比如,其整體風格大約近似於文藝聯歡會上的報幕員。這種瀟灑型的演講口才風格比較適用於一些慶祝和娛樂性的場合。

李烈鈞的演講《讚美你,太陽》:

“我讚美你,太陽!你照亮了人間的道路,照亮了曆史的長河,孕育出一部壯美多姿的史詩。

想一想:秦時明月,漢時雄關,鄭和帆影,虎門硝煙;

聽一聽:辛亥鍾鳴,‘五四’怒吼,北伐槍聲,盧溝驚雷……”

七、柔和型演講口才風格

柔和型演講口才風格,近似於談話型和瀟灑型演講口才風格,但又與之不同。它要求演講者一般要有圓潤甜美的嗓音,清晰準確的吐字,並輔以親切的微笑,柔和的眼神,體現輕柔委婉、纖秀清麗、平和瀟灑、曲折生動的語言風格。這樣的演講會使聽眾的心中蕩起一道幸福的溫泉。女青年演講者的天賦條件,決定了她們比較適合運用這種演講口才風格。

王安的《黃土地,我的理想大地》演講:

“為黃土地添一抹新綠,在凜冽的寒風中倔強地追求,雖然弱小,畢竟想成長;雖然幼稚,畢竟想成熟;雖然局限,畢竟有夢想;雖然默默無聞,畢竟想證明自己的存在……顯示著自己做兒子的價值,這就是黃土地賦予我的性格。”

八、幽默型演講口才風格

幽默型演講口才風格的特點是:音調變化大,帶有一定程度的戲劇味,語言生動形象,逗人發笑,手勢動作輕捷靈活,麵部表情富有喜劇色彩。它往往能很好地活躍氣氛,增進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友好感情。除了個別嚴肅的場合之外,這種富有特色的演講口才風格,可以廣泛地加以運用。

九、深沉型演講口才風格

具有這一種口才風格的演講者在演講中,音調低沉,節奏比較緩慢,少用手勢體態動作,而多用眼神和麵部表情。時而有思戀之情,時而有憂鬱壓抑之感使人產生一種沉甸甸的感覺。在追悼會念悼詞或在紀念性的演講中一般都運用這種演講口才風格。

◎ 演講口才風格的穩定性和變異性

一個人的演講口才風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那些著名的演講家,在不同的場合,演講不同的課題,往往都有自己獨特的口才風格、獨特的情味和格調。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這些不同的演講中,都表現著演講者一貫的思想和審美情趣,使用著某些習慣的詞彙和句式,具有與眾不同的語言表達技巧。這就說明,一個演講者的演講口才風格的形成,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而一旦形成,便成為穩定的風格類型,富有特殊的效力,給人們提供認識和評價的根據。

但是,演講口才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既有穩定性也有變異性。在一定條件下,演講口才風格是可變的。尤其在當前,由於中西文化交流頻繁,相互影響不斷加深,加上傳播媒介的豐富和更新,以及傳播活動的擴大和發展,演講口才風格正在發生變化,並日趨多樣化。

而且,一個成熟的演講者,雖然具有某種相對穩定的口才風格,但在不同的演講場合,也會有不同的表現。例如,有時慷慨激昂,有時哀婉淒絕,有時平直樸實,有時淡雅清新,等等。就一個演講者口才風格的發展過程來看,有時也會隨著客觀因素(如時代、社會等因素)、主觀因素(如年齡、閱曆、思想修養等因素)的變化而有所變化。

聞一多的演講口才風格,如同他的為人、為詩一樣,就有一個顯著的變化過程。他“青年時代是新月派詩人。中年時代是舊經典的研究學者,晚年成為青年所愛戴、昂頭作獅子吼的民主戰士”。從這裏可以窺見聞一多演講口才風格發展變化的脈絡。

總之,一個演講者的演講口才風格,雖然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變異性,是穩定性和變異性的辯證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