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身材容貌方麵的某些缺陷,可以采取一些積極的補救措施。例如,高跟皮鞋能稍微彌補身材矮小的缺陷。演講者應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創造條件,適當地進行個人美容。諸如臉部作自然淡雅的化妝,遮掩缺陷,以突出臉部最美的部分;根據自己的頭形、膚色、體態、年齡、職業等因素,選擇適當的發型,也能給人增添風采。當今,眼鏡的裝飾作用越來越明顯,它可調節人的臉形,使人增添魅力,特別是男性,鏡架的梗直而有棱角的造型,能襯托出男性剛強、堅毅的氣質,演講者戴上適合自己臉形的眼鏡,也能有效地美化儀表。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服裝對人體有“揚美”與“遮醜”的功能,它可以反映人的精神氣質、文化素質和審美觀念。演講者的衣著應該整潔合身,莊重大方,色彩和諧,輕便協調。具體而言,“整潔合身”要求做到外表整齊、幹淨、美觀,與自己的身材相協調。“莊重大方”要求做到風格高雅、穩健,與自己的性別、年齡、職業等協調,充分體現出自己的特點與神韻。“色彩和諧”要求做到服飾與特定的環境和內容相協調。不同顏色所表達的不同寓意和象征作用,已經在人們思維中形成了較為牢固的定式,深色給人以深沉、莊重之感;淺色使人感到輕爽舒適。演講者的服裝款式與色彩應力求與現場氣氛相諧。“輕便協調”要求做到裝束合時,感覺良好,行動方便,與季節相符,與廣大聽眾的裝束協調,不可過於華麗時髦,那樣會分散聽眾注意力,引起非議,破壞演講氣氛。
有位女青年四次演講,根據演講主題不同,分別選擇了不同服飾。她講“社會主義好”,穿西裝,顯得莊重嚴肅;講戰鬥英雄事跡,穿軍服,表示穩重肅穆;在參加題為“青春、理想”的演講比賽時,穿T恤衫,顯得活潑爽朗;而參加小說分角色演講,她卻穿上白襯衫,並結上領帶,顯得瀟灑而又大方。她的這種做法,很值得借鑒。
◎ 風度、禮儀
風度並不是指人的某一動作,而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與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特色的舉止和姿態。這種舉止和姿態是由反映人的思想、品德、性格、氣質等內在因素的動作構成,而身姿正是聽眾評判演講整體效果的重要指標。優美的身姿能成為表達內容、情感,調動聽眾情緒的有力手段,最能表現出人的風度。
身姿是人的自然形體在空間的形象顯現。它由頭部、身軀及雙腿三部分動作構成。頭部的傾斜度及活動狀態,身軀的前傾後仰及移動情況,雙腳的擺設姿勢等均可以表達出各種感情的變化。優美的身姿給人以穩健、莊重、朝氣蓬勃的印象。而不美的身姿給人以輕浮、怠倦、頹唐疏懶之感,影響演講者在聽眾心目中的主體形象。
走上講台時,演講者應邁步適度,步伐均勻,頭正,眼睛平視,口微閉,雙臂自然擺動,步態和表情應體現出莊重大方、從容自信、親切熱情;整個體形端莊有力;切忌低頭彎腰,忸怩局促或將手插在衣袋中,左搖右晃。
一般來講,演講宜站著講,這樣既是對聽眾一種禮貌的表現,也能給聽眾一個完整的形象,充分展示出演講者的神情、儀表、姿態。站的位置宜在台前中間,既便於觀察全場,也利於聽眾從各自的角度看到演講者的姿態。
站姿要自然和諧、端正、莊重,不可忸怩做作;要挺胸收腹,給人一種穩定感,切不可斜肩、偏頭、曲頸。腳的站法可一腳在前,一腳稍後成45°角,重心在前,體微前傾,給人以昂揚向上的感覺。亦可兩腳自然平立,顯得精神抖擻。
必要時,可稍稍走動,不僅可使身姿顯得生動活潑,而且能表達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向前表肯定、進取、希望等;後退表否定、猶豫、退讓等。左右走動,能活躍氣氛。但走動不可頻繁,否則會喧賓奪主,破壞演講者的整體形象。
風度與氣質的關係也非常密切。所謂氣質,是指人所固有的比較穩定的個性特征。它也是在人的情感、認識活動和言語行動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動態特征。氣質影響活動進行的速度,影響活動的性質。不同氣質具有不同的動力特征。多血質的人熱情豪放,靈活敏捷,但易於精力分散,朝三暮四;膽汁質的人急功好義,勇敢頑強,但容易粗野暴躁,盲目冒險。這兩種氣質的人在演講過程中,常常給人熾熱、激昂、剛強、愉悅、開朗的印象,語言明快,鏗鏘有力,舉止活潑,表情豐富,身姿手勢靈活。
這兩種氣質的人主動性、攻擊性和感染力較強,適合於輕快型、高揚型和急促型的演講會。但他們往往急躁、粗暴,甚至傲慢無禮,易於輕舉妄動,失去理智。有這類氣質的人,應加強自我涵養,努力使自己做到穩健、莊重,從容不迫,內柔外剛。黏液質的人嚴謹細微,堅毅不拔,但常常瞻前顧後;抑鬱質的人情感深刻,細致敏銳,但常常多愁善感,神經過敏。這兩種氣質的人,在演講時,感情活動比較沉穩、質樸,語言嚴謹、委婉、徐緩,神情嚴肅、堅毅,但比較遲鈍,缺少靈活性,適用於持重型、低抑型演講。在演講中應該盡量做到精神煥發,不卑不亢,以柔克剛,舉止瀟灑。上述氣質特征是就一般而言的,具體到個人又不盡相同。總之演講者要善於分析自己的氣質特征,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掌握和支配自己的氣質,使自己的舉止風度,具有熱情、大方、穩重、謙和、誠懇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