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燃燈道人這個天外飛仙(3 / 3)

這二位兄弟就攔住了趙大哥的去路,按理說,趙大哥的武術和法寶斷然不懼兩個無名小輩,但,確實按不了這個理,因為他們有一件曠世奇寶,名叫落寶金錢。這個小寶貝不但收了趙公明的縛龍索,還收了他的定海珠,正所謂一物降一物,鹵水點豆腐嘛,趙公明一怒,打死了蕭升,但緊接著被燃燈暗算,一乾坤尺打跑了。

趙公明走後,燃燈客客氣氣地慰問了幾句曹寶後,說:“方公明祭起二物,欲傷二位,貧道見一金錢起去,那物隨錢而落,道友忙忙收起,果是何物?”

曹寶就把寶貝取出來給燃燈看,燃燈一見定海珠,鼓掌大笑說:“今日方見此奇珠,吾道成矣。”

曹寶問鼓掌的原因,燃燈說:“此寶名定海珠,自元始以來,此珠曾出現,光輝照耀玄都,後來杳然無問,不知落於何人之手;今日幸逢道友,收得此寶,貧道不覺心爽神快。”

曹寶說:“老師既欲得此寶,必是有可用之處,老師自當取去。”

燃燈說:“貧道無功,焉敢受此?”

曹寶說:“一物自有一主,既老師可以助道,理當受得,弟子收之無用。”

燃燈打稽首謝了曹寶,二人同往西岐。

許仲琳對燃燈道人的刻畫,入木三分似乎還不夠,應該是入骨三分更合適,見到寶貝居然是鼓掌大笑,高興至極甚至得意至極的心情溢於言表,而且先說今天看見這個寶貝,我的道成了,人家要送給他,他還假意推脫一番,說無功不受祿。怎麼形容我看了這段對話的感受呢?就是吧,心裏吧,可不痛快了呢。

這還不是最難以讓人接受的,最難受的在後麵,趙公明來要定海珠,他說:“此珠乃佛門之寶,今見主必定要取,你那左道旁門,豈有福慧鎮住他,此珠還是我等了道正果之珍,你也不必妄想。”

再根據初始級法寶先到先得原則,當初昆侖山上爬了一個藤,上結了個紅葫蘆,被太上老君摘走,成為他的寶物,沒人跑去和他理論說這東西原來到底是誰的。而趙公明的寶貝,怎麼可能是別門之寶?

燃燈道人這些話,如果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在旁邊聽到了,不一人給他個大嘴巴子都對不起他“道人”這個稱呼,首先他現在作為道門之人,號稱燃燈道人,竟然說自己是西方教派的主管領導,而且書中幾次三番都明示當時那邊還是西方教,他卻把內部商議改名還沒公布出來的新教稱呼說了出來;其次,他說這是“我等”修成正果的好東東,那我等是指他和十二金仙麼?通過這二十四個定海神珠最後幻化西方二十四諸天來看,這是他與西方兩位教主的正果了道之珍,這些足以證明他已經早就接觸並融入到西方教了,而且對西方教這個新的單位是忠心耿耿、大公無私、海納百川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交給它。

搶了人家的東西,不但要告訴人家,喂,這東西其實不是你的啊,還明目張膽地和人家說清楚這東西我拿回去能幹什麼用,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燃燈做出來也並不讓人難以接受,因為他一來就先告訴過眾人,我還有點個人的念想。

燃燈道人在封神一事中,無疑是個贏家。當然了,雖然比不上元始之類的大贏家——人家是坐莊呢,但是已經收獲頗豐了。並且在這一片混亂的局麵中,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的坐標,找到了今後發展的路線,最終的成就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有多高呢?高的讓人摸不著底細,高的讓人看不清麵目。

人們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我是天之驕子。其實都是天之餃子,被下到一口名為利益的鍋裏,上下翻滾。有成熟的快的,自然飄在上層,為眾者仰視,熟的慢的,就可能沾鍋底,最終破碎為片兒湯。如何成熟的快,就看他能否搶到這口鍋裏最容易熟的位置,比如二十四諸天。

是乎?非乎?已無所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