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圈裏有一頭大豬和一隻小豬,大豬每頓進食8斤,小豬每頓進食2斤,飼養員每天都向飼料槽中添加10斤飼料,兩隻豬都在槽子裏進食,生活得很好。
突然有一天,飼養員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新了喂食程序,統一在豬圈外裝了入食箱,豬圈的一邊放置了一個踏板,豬圈的另一邊放了投食口,隻要豬一踩踏板,投食口就會落下飼料。
每頓飯,飼養員在食箱中依然放進10斤飼料,這時大豬首先去踩踏板,可是飼料卻落在豬圈的那一邊,不管踩下幾斤,小豬都會先吃飽,而且每次都會多吃1-2斤,因為大豬再跑過來投食口就不掉飼料了,還得再去踩,這讓大豬很頭疼,因為他開始吃不飽了。
大豬也不想踩,等小豬踩,但小豬早就吃撐了,而且他們都發現,對小豬而言,無論大豬是否踩踏板,不去踩踏板總比踩踏板好,因為如果小豬去踩了,那大豬會吃掉10斤飼料,小豬會餓肚子。反觀大豬,明知小豬不會去踩踏板,但是去踩踏板總比不踩強,因為自己踩還能吃小豬吃剩下的,如果不踩,肯定是自己先餓得堅持不住,所以雖然憋氣,但也隻好親自去踩。那麼,小豬每次隻要守在投食口旁就能吃得飽飽,而大豬吃到的卻會越來越少,也會變得越來越瘦。
這個模型被經濟學等幾個重要領域研究和應用,但中國古老的文化中也一樣蘊含這深刻的博弈論思想,而且,博弈的模型建立得無比巧妙,暗含著冗雜的人事和政治。這種比智豬博弈還具有研究價值的對決,在封神中並不鮮見,就比如“三仙姑計擺黃河陣”。
簡單套用下模型:闡教勢力不大就是小豬,截教門徒眾多就算大豬,為了重新確立秩序、重新洗牌而建立的封神製度就是踏板和投食口,飼養員就是三清,那麼,我們發現,在這個模型上,當時天下紛爭,大概也是可以對應上的,當然,封神的故事要比這種模型複雜的多。而單獨並具體說到飼養員的重要喂食過程,就在雲霄碧霄瓊霄三位仙姑擺下九曲黃河陣之後。
那一日,黃河陣落成,此陣包藏天地之玄妙,內有惑仙丹、閉仙決,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魂,陷仙之形,損仙之氣,喪神仙之原本,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絕。而且三仙姑手中拿著金蛟剪和混元金鬥,對闡教門徒不屑一顧,這裏我還要說個細節:
前文說過楊戩暗放哮天犬咬了趙公明一口,這一次,黃河陣擺好,薑子牙老師來看陣,楊戩說了一句話:大姐,俺們看陣,你可不許暗地裏扔出啥鍋碗瓢盆砸了咱。雲霄不冷不熱地說:我知道你會七十二變,我隻看你今天也用變化來破陣,我可不像你暗中用哮天犬傷人,趕緊去看陣吧,看完了再賭勝負。一句話把楊戩悶回去了。當然後文我們更會發現,三霄對待敵人的仁慈和闡教對待對手的無情。這裏繼續說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