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得薛淺淩是太後央著皇上封的公主,所以宮內的人皆是不敢輕慢,很快步攆便備好在門外。
此處是攬月宮,離著壽康宮也隻不過兩步路的距離,因得她七歲那年名滿京城,便得了個才高可攬月的美名,於是這攬月公主的名號也由此而來。
順著攬月宮往一旁拐去,沒兩步路便到了壽康宮的宮門,正值膳點,宮人皆到內殿伺候去了,留著兩名太監守在門口,眼尖的見著了薛淺淩的步攆,急忙迎了出來。
“參見公主。”那兩名太監跪拜在步攆之前。
步攆被輕輕放下,巧微連忙伸手上前攙扶。
隻見薛淺淩一身淺藍羅裳微微在風中晃蕩了兩下,伸手扯了下下擺,一隻手搭在巧微的身上,從步輦上便下了來,對著眼前的兩名太監道:“起來吧,本公主來尋太後的,你們先行退下吧。”
說著便帶著巧微一人往內殿走去,餘下的人也素來知道公主的習性便沒得往前跟去。
剛入內殿,隻聽得一聲輕笑,隻是那聲音如同杜鵑撕裂,沙啞的不成樣子,全然如了個婦人。
這聲音,她自然是醒得的,尋著這整個京城也再找不出第二個這般的聲音,那便是當朝皇後司空琴的聲音。
“今日前來拜別,沒成想母後也在,倒是省了女兒再去趟鳳熙宮。” 薛淺淩清脆的聲音瞬間遍布整個內殿,聽得桌上的兩人皆是側目。
自她入宮的那刻起,皇後為了討好太後便率先認了她做女兒,自她七歲起便讓她喚她母後,隻不過她礙著自己已有母親不肯喚她,她卻也不曾怪罪自己。
如今她這一聲母後倒是喚的大家解釋錯愕。
“哎,淩兒長大了。”皇後掩帕輕輕拭淚,平坦的肩膀聳動。
薛淺淩心下歎了口氣,其實這皇後待她是極好的,隻不過前世的她顧忌太多,始終不肯接納她。
因得皇後樣貌並不美豔,故此不得盛寵,依附著太後才方能勉強維持這正宮之位,想到前世皇後的結局,不免有些唏噓。
太後見狀心下也欣喜了許多,連忙招手,“淩兒還沒吃呢吧,快來,坐下陪哀家一同吃些。”
“諾。”薛淺淩一口應下,輕扯了下衣擺便坐了下來。
三人其樂融融宛若是真正的祖孫三人一般。
“太後,其實淩兒今日前來不單單是為了拜別,還有一事相求。”三人方才放下竹筷,薛淺淩便開了口,引得兩人皆是一愣,畢竟她在宮中這麼多年從未求過他們什麼事。
“即是淩兒開口,那邊直說便好,哀家都遂你。”太後倒是喜笑顏開。
聞言薛淺淩也倒不好再賣關子,輕輕抬頭,一雙流目便落在了太後身後的劉嬤嬤身上,“淩兒明日出宮,怕與侯府中人不相融洽,顧還望太後讓劉嬤嬤隨淩兒一同出宮,也好有個照應。”
她這番話倒也沒錯,她自幼離府入宮,便是這劉嬤嬤一直在身旁悉心照料,要走這劉嬤嬤,一來是為的她的忠心,二來,劉嬤嬤是太後身邊的人,明日的惡戰,也少不得劉嬤嬤相助。
“你瞧你說的這是什麼話,劉嬤嬤是看著你長大的,你若是想要,便讓她隨了你一同出宮又如何。”
太後的話音剛落,一旁的皇後便立即開口,“淩兒這是擔心入了侯府不適應呢,這有什麼的,趕明兒本宮讓隨你一同長大的月兒隨你一同出宮。”
“那便多謝母後了。”薛淺淩笑著應下,本是隻想要個劉嬤嬤震震那些人,卻不想連同皇後的親信一同討要了來,如此倒是好得很。
夜,漸漸深了,薛淺淩便也尋機拜別了兩人,遣退了身旁的宮女們,獨自一人在這後宮轉悠了起來。
驀的,一抹深黑從她眼前晃過,不多時,那人便停在了她的麵前,“公主別來無恙啊。”
趁著夜色,那人的衣袍之上,一抹金黃閃動,嘴角掛著邪魅的笑意,劍眉輕挑,眸中盡是登徒浪子的戲謔。
薛淺淩隻覺得心跳驟然停歇,連呼吸都停了幾秒,轉瞬之間,宛如回到了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