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仰天狂笑宣泄一番,又如何才能壓抑心中幾乎是歇斯底裏的激動之情?
這次修煉飛劍的經曆使他意識到自己急需一個製器的鼎爐,那玩意兒可是“製煉”法門的必需之物,有了鼎爐製器時會事半功倍的。
不過煉製鼎爐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需要的材料相對來說比較多,王濤將這次需要的材料全部一一的羅列出來,然後將屬於自己的那份鎘鈦合金全部放在麵前,最後他決定煉製一座以仙石為底火的巽風爐。
隨著一道道真元力的發出,王濤麵前的一塊塊鎘鈦合金飛了起來,直接飛到了王濤發出的三味真火裏,很快融化了。
隨著王濤心念所至,融化了鎘鈦合金形成的液體開始飛速旋轉起來,他飛快的將一塊塊晶石投了進去。
在巨大的離心力麵前,很快就再也不分彼此了。王濤知道這個時候就是最重要的了,隨著他的神念一個接著一個的陣法迅速的在虛空中成型,然後又飛快的印進了麵前的金屬液體裏。
最後,當他覺得功力快耗盡的時候,才停止印入法決,然後大喝一聲,“定”。隨著他的這一聲大喝,金屬液體一陣晃動,開始慢慢的成型,最後一個固定成為一個鼎爐。
這是一隻半人高的鼎爐,它的樣子很怪,方是三條呈一定弧度的“腿”,雖然不是很粗壯,但看起來給人一種很結實的感覺,似乎就算是萬斤壓力,也不會讓它屈服。鼎身有不規則的邊,鼎麵是平的,上麵嵌著各種屬性的仙石,似乎排成一個奇特的陣型,鼎爐四周的顏色是黑青色,鼎麵卻是光可鑒人,五彩的仙石被鼎麵的光泛起,顯得氤氣霧繞,神秘朦朧。
在鼎身上居然還是一個個的肥豬圖像,有的坐,有的臥,形態各異,但無一重複,整個鼎身似乎就是一個豬的世界,充滿了詭秘的氣息。
在鼎的最上部,一塊有一整個睡豬雕像構成的鼎蓋,在四個向四方翹起的護壁的環繞下,一絲不露的將整個鼎口覆蓋了起來。
王濤決定給自己的這個丹爐也起一個名字,否定了無數的想法後,王濤決定就叫它“烏金鼎”。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他記得《朝野僉載》說,唐代洪州人養豬致富,稱豬為‘烏金‘。於是就決定叫它“烏金鼎”了。
王濤絕對沒有想到自己煉製出的這個鼎日後居然成了海月流的鎮派之寶。
感謝書友們的支持,因為人氣始終不高,終於寫不下去了。請大家從書架裏撤出來吧。
同時朋友的書正在衝榜,《鼠膽包天》,起點書號:117417,各位書架有空位的幫忙收藏一下,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