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走馬換‘相‘(1 / 3)

1944年內在歐洲和亞洲都發生了一些重大的事仵,這些事仵的發生,直接導至了戰場上的形勢向更加有利於同盟國方麵發展.而在政治上,這些事情的發生,則嚴重的打擊了軸心**隊的士氣和國內的民眾對軸心國現在執政的政府要員的不信任.

在歐洲,盟軍於1944年6月5日,即二戰史上最有名的‘D‘日,開始開辟第二戰場.‘諾曼地‘登陸的成功,使德軍在歐洲大陸上陷入了東,西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軍事上的失利,使德**隊中的反對希特勒的陰謀者加快了密謀的步伐,他們準備刺殺希特勒.這些軍官們與美國常駐瑞士的戰略情報局的代表艾倫.杜勒斯有密切的聯係,這個軍官團準備在刺殺了希特勒之後組成新的政府,向同盟國體麵地投降.這個集團的核心人物就是隆美爾的參謀長,陰謀敗露後僥幸幸免於難的斯派達爾將軍.

1944年7月20日,就是黃林駕機訪問延安返回塞班島機場的當天,在東普魯士的希特勒的大本營中,軍官密謀集團的前鋒悍將馮.施道芬堡上校,在會議室中引爆了刺殺希特勒的炸彈.但非常可惜,出於一個偶然的原因,裝炸彈的皮包被移了位.炸彈炸死了一大批與會的高級軍官,並炸坍了房屋,但命大的希特勒卻安然無事,隻是受了點輕傷,樣子灰頭土臉比較狼狽而己.陰謀敗露了,希特勒進行了一次大清洗,許多軍官被處決,其中甚至包括希特勒的愛將隆美爾元帥.這仵事情的發生,其影響是巨大的.它在德**隊和民眾中播下了失敗的種子,給人們的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在亞洲,在太平洋上所發生一係列日軍戰敗事仵,終於使頭腦過度發熱的日本人有所冷靜下來了.皇軍不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了.日本的政治領導者們的智慧開始受到了懷疑,好象並不是那麼完美無缺,無懈可擊的.自中途島一役戰敗以後,美國人開始在太平洋上占據了上風.隨著瓜達卡拉爾島的丟失,在北麵的阿留申群島的前哨陣地也不得不放棄.所羅門群島和新幾內亞己被美軍占領,在太平洋中部,由於馬紹爾群島,吉爾佰特群島,馬裏亞納群島的陷落,中太平洋防線己全麵崩潰.隨著美軍潛艇在太平洋上的日趨活躍,日本船舶的損失直線上升這些消息對日本大本營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好消息,雖然大本營向來是對這種不利的消息采用的是‘不承認‘的態度.他們巧妙地使用著中國的成語‘掩耳盜鈴‘,象鴕鳥一樣將頭埋石沙堆裏就看不見敵人了,這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這些會使人沮喪的消息當然是被牢牢的封鎖住了,沒有讓日本民眾知道.但國內日漸匱乏的物資供應和偶爾透露出來的一星半絲傳聞,還是使日本民眾從中看出了一些端倪.

日本國內的情況雖不說到了最糟糕的境地,但也肯定是不容樂觀的.為了這場戰爭,日本人付出的犧牲也太多了點,許多民用企業轉為軍需生產,工廠中擔負主要生產任務的是婦女和10多歲的兒童,學校幾乎是沒有什麼課可上,教室被改成軍火倉庫.全國都實行一周七天的工作日,當然也就沒有什麼星期天了.交通擁擠,出門稍遠一點就必須要有警察局的證明.火車經常晚點,取消了餐車和臥鋪.各種日用品大大減少,食品實行配給製.買不到布料,偶爾才供應取暖的煤氣和木炭.晚報早己停止發售,能買到的報紙的版麵比一張擦屁股的大便紙大不了多少.所有的娛樂場所,當然也包括藝妓店全部關閉總之,在東京,人們的生活己陷入單調而艱難,甚至部份絕望的地步.日本人己開始懷疑自己的國家恐怕打不贏這場戰爭了.這種不安的情緒集中反映在對日本人來說,象征著戰爭與和平的主要負責人東條英機身上.

在日本曆史上,還從來沒有象現在一樣將軍,政大權集中於一個人的身上,看起來東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除天皇外,在日本不作第二人想.但在1944年的7月下旬,他的統治其實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了.人們在私下裏傳播著有關東條首相最惡毒的謠傳,說東條用戰爭物資和戰利品賄賂官員們,嘲笑他的夫人為支持戰爭而參加的各種活動,並送給她一個外號叫‘東美齡‘,這是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的東洋版.馬裏亞納群島丟失後,許多人給東條夫人打來電話,問他的丈夫自殺了沒有,並詢問她自已何時加入‘婦女慰安隊‘,他們可都等著哩!等等.

對東條英機來說,塞斑島的陷落如果隻是軍事上的失利,倒是還可以接受的,但來自政治上的巨大打擊卻使他承受不起了.這對他的‘首相‘和‘參謀總長‘的職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他開始發現,他已漸漸的不得人心了,各個方麵都對他提出了批評.陸軍稱呼他為‘東條天皇‘,海軍甚至揚言‘殺死東條,改組內閣,謀求和平!‘,‘是東條葬送了聯合艦隊‘在大本營中,軍官們悄悄地稱東條是‘上等兵‘,他的內閣被稱為‘上等兵內閣‘.

陸軍參謀本部的戰爭指導部門的一次民意調查,更是為這種嘲笑,諷刺和漫罵提供了更為充分的依據,他們得出的結論是:

‘日本沒有希望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軸心國己陷入了極為困難的地步,且形勢還在不斷地惡化.是到了應該考慮以某種方式結束戰爭,謀求和平的時候了.那怕是東條首相下台,從中國撤出所有的軍隊也在所不惜.‘

這個結論被送到了東條英機的手中,所有的人都以為東條會大發脾氣.但恰恰相反,東條未加反駁而是不露聲色.正當人們猜想東條首相是否在自我反省時,這個進行調查的戰爭指導部門在一夜間就被解散了,所有的軍官都被調到了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去了,沒有一個人還能留在國內供職.

在這個舉國反對,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東條首相開始尋求支持.他首先找到了一貫支持他的內大臣木戶,但與木戶的談話卻使東條更為不安.由於馬裏亞納群島的陷落,終於使這位內大臣清醒過來了,他對東條將,軍,政大權集於一身的作法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東條告訴木戶,他願意改組內閣但不同意交出職務,木戶對這一方案反應冷淡.在東條看來,他再也不可能得到木戶的支持了,這位內大臣對他有了明顯的敵意.

東條回到了官邸時,他非常清醒的對佐藤賢了說:

‘木戶大臣所抱的態度,說明天皇已不再信任我了,因此現在不能再談什麼改組內閣的事了,我應該辭職.‘

佐藤反對道:

‘戰爭正進行到緊要關頭,怎麼能談得上辭職呢?你要作的就是改組內閣.用米內海軍大將接替鳩田大將出任海相或海軍軍令部長.你知道嗎?鳩田身兼這兩個職位,海軍對他早就不滿了.海軍軍人稱他是‘給東條拎公事包的人‘,天皇本人對此也很生氣.你必須這樣作,以撫慰海軍和近衛那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