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主動學習,不用父母督促——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1 / 1)

小梅的快樂

小梅最近寫了一篇作文:

我學習經驗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自覺主動地去學習。我認為我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所以要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如果我不懂老師的解釋,或者有些原理還不清楚時,我就會請求老師再講一遍。如果老師提出了問題,我經過思考後,就很願意舉手回答,以檢查自己是否正確。放學後,我先把作業獨立完成了,然後再按照計劃預習、複習功課,之後再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幹完這些後,再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媽媽誇我是個自覺的孩子,能夠自主學習,每個月還多給我一點零用錢呢,讓我喜歡什麼書自己買好了,我好高興啊!

對愛學習的小朋友來說,學習新知識、看書就是他的幸福與快樂,滿足了他的求知欲,難道可以說他的童年不幸福嗎?隻是幸運的是,他的興趣與愛好,正好是很多小朋友的必修課而已。

別讓自己從一開始就被動

一個不熱愛學習的人,在學習過程中就會經常處於被動的學習地位,這樣的學習生活將給他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煩惱。從小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才能不把學習當作苦差事,而是進步和成長的需要。

學習知識是一種需要

小朋友們,在各種學習目的中,惟有以知識作為需要,才能使你真正熱愛學習、主動學習。也就是通過學習和獲得知識本身,你才能得到滿足,知識本身就是學習的目的。認知需要,這種以知識本身為目的的需要,是最穩定的學習需要。

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

一個人隻有對學習形成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把獲得新知識作為自己的內部需要。才能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動探索的興趣。小朋友們,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而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曉健每天一放學,把書包往桌上一扔,就去看電視。媽媽問他怎麼不做作業,他就會說老師沒留作業,要不就說是在學校做完了。曉健的媽媽打電話問他的班主任老師,老師說,曉健經常不做作業,有時還曠課。媽媽問曉健為什麼不愛學習,曉健的回答是“學習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