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算一算,一年裏你有多少閑暇時間呢?你看,一年中有五一、十一、元旦、雙休日以及寒假、暑假共有大約180天的休假,大約是一年的一半時間。而且上學的日子每天也有閑暇時間。怎麼樣,你的閑暇時間還真不少吧?
人與人的差異就在閑暇時間上
閑暇是一種以時間值來衡量的特殊存在,—個人在完成工作、學習和生活自我服務後剩餘的自由支配的時間。有人說,閑暇時間,我想怎樣就怎樣唄。愛因斯坦卻有一句名言“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此話的道理何在?原來,學生在學校學習,聽的是同一位老師的課,參加的活動也差不多,沒有什麼差異;而在閑暇時間,學生就可以自行選擇從事什麼活動,人的差異也就充分顯示出來了。
名人童年的閑暇在幹什麼?
童年聶耳從鄰居木匠的笛聲中欣賞到美妙音樂並走上了音樂之路;童年愛迪生在母親嗬護下在家孵雞蛋並幻想著發明“會飛的藥”;童年達·芬奇去寺院遊玩看到琳琅滿目的壁畫,回家默畫下來;童年陳中偉喜歡研究小動物的身體結構,終成“斷手再植之父”。
那麼,你的閑暇時間在做什麼?
做作業、上各種補習班、請家教補習、看電視、打遊戲機、上網還是就近參加社區文體娛樂活動?
如何好好利用你的閑暇?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閑暇是你才情趣發展的沃土。
不要睡懶覺。
古人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上午的時間比下午和晚上的好。你早上早一點兒起床,就可以用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處理困難的學習任務,從事有創意的思考;你可以把學習效率低的時間用於看報、整理家務、遊戲和重複性學習任務。由於早起容易比那些晚起者領先一步,就產生了心理優勢,繼續做事更容易成功。
給你的閑暇時間做一個好的計劃。
訂計劃本身是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的,但磨刀不誤砍柴功。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先做必須做的事情。“凡事預則立”,有了計劃就有了目標,人的動機也就更容易激發。不打無準備之仗,訂計劃是好方法。如果你對每個同學的來訪或電話都接待,就辦不成自己要做的事了。所以,不需要接待每一個來訪者,也不必打許多電話,發許多短信,並盡量減少上網聊天的時間。獨處的時間和交往的時間,兩者的比例要掌握好。
讓你的閑暇物值所用。
排隊等候、在公共汽車裏這些時間的邊角料上要充分利用,例如此時可以背英語單詞。而打電子遊戲,看一些電視肥皂劇和武俠、言情小說也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是時間的黑洞。
休息並不是浪費時間。
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學習。古人頭懸梁、錐刺骨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這些看似極端的方法,不僅不能提高成績,反而對健康十分有害。參加有益的、有意思的活動是積極的休息,並不是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