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鄧萬春回了家,把從羅真人那裏得來的大孫子的好名字說給鄧春生母子聽。
“孩子他爸啊,那個羅真人是不是在糊弄我們呢?誰家能用“驢”字給孩子起名呢!”
奶奶雖然不怎麼待見這個鄧憲閭這個大孫子,但是在名字上可不能虧待他。
爺爺有點兒生氣:“你這都想哪兒去了?怎麼能想到驢呢,挺好的一個名兒,讓你給說成啥了!”
“爹啊,你還是把名字寫下來吧。”
鄧春生念過大學,“倚閭之望”這個詞兒還能明白,然而“原憲桑樞”他還真不太知道。
“羅真人說我的這個大孫子五行缺土。”爺爺一邊兒寫,一邊解釋,“所以呢,用“憲”字的這個寶蓋兒和“閭”字的這個門來彌補他缺的土。”
鄧春生對於老爹鄧萬春的說法不置可否。
“要不,要不等我跟曉霞說一聲兒,看看她的想法……”
“什麼?你還在想著那個忘恩負義的女人?”
奶奶一聽自己的兒子提起那個趙曉霞,氣就不打一處來。
“問她幹什麼!”爺爺也不待見那個從家裏跑了的兒媳婦,“她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要,還能有什麼心思給孩子起名兒呢!”
奶奶跟著幫腔:“可不是麼,你爸他費勁巴力地求來這麼個好名字……”
“那好吧,這孩子就叫鄧憲閭好了。”鄧春生隻好點頭同意。
時間轉瞬即逝。
第三年的時候,鄧憲閭的親媽趙曉霞研究生畢業,隨即又考上了博士。
“春生啊,你就這麼傻等也不是個辦法。”奶奶很心疼兒子,“你去找你媳婦說一說,不行你們就離了吧,你們這麼耽誤著,對誰都不好啊!”
“我答應過憲閭他娘,隻要她不提出跟我離婚,我也不會再跟她提離婚的事兒。”
鄧春生不想違背諾言。
“怎麼的?你這也太老實了吧!”奶奶發起怒來,“我們養了這個野種三年,她怎麼還沒完了,就認準你一個人欺負啊!”
爺爺偷看了一眼熟睡的鄧憲閭:“孩子他媽你消消氣兒,咱們大人的事兒別讓憲閭知道。”
“知道就知道!我們老鄧家養了他這麼多年,閭娃子還敢記恨我們不成麼?”奶奶越說嗓門兒越大。
“媽!他是個不懂事兒的孩子,你說這些,說這些有啥用啊!”
鄧萬春左右為難。
“春生啊,我覺得你媽說的沒錯,我看你還是再去找你媳婦說說吧!”
鄧萬春也勸他兒子鄧春生去找趙曉霞,想讓他盡快把眼前的事兒給解決了。
其實逼著鄧春生讓他跟趙曉霞離婚這事兒也不能怪這對老兩口兒。
隨著鄧憲閭一天天長大,他的容貌跟爺爺鄧萬春以及爸爸鄧春生越來越不同,說成相去甚遠一點兒也不為過。
村民們時不時拿鄧憲閭的長相為樂,鄧家人在人前很是抬不起頭。
當然了,兒子長得不像爸也還說得過去。
不知怎麼,“家有先到,門多兩口”這八個字在十裏八村傳開了。
這八個字傳到了郎中鄧萬春這裏,開始他還有些不太相信。
一來不相信傳言,二來不相信羅真人能在取名字這件事情上忽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