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別跟自己過不去(2)(1 / 2)

長大結婚以後,她害羞的毛病依然沒有任何改變。婆家是個平穩、自信的家庭,可是在她的身上卻無法體現出他們的一切優點。因此,這位太太想盡了一切辦法來改變自己的害羞自卑心理,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

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她不願意讓丈夫發現自己懦弱的一麵,在公眾場合,她總是試圖讓自己表現得十分快樂,有時甚至表現得有些過頭,然後又會為自己的行為而懊惱。

為此,她的生活失去了一個正常女人的光彩,她感覺不到生活的意義,自殺的念頭在心底油然而生。但是後來,她並沒有自殺,而是從此開始認真快樂地生活。因為一句話挽救了她的生命,並且讓她找到了生活的樂趣,認識到生命的價值。

偶然在一次與婆婆的交談中,她無意間問起婆婆是如何把幾個孩子帶大的。婆婆說:“我告訴他們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秉持自己的本性。”

正是這句“秉持自己的本性”點燃了這位太太黑暗心靈中的那盞燈。她終於明白,這麼多年來,她一直都在充當別人的配角,從來沒有真正地做過自己。一夜之間,她發生了改變,她開始讓自己學會秉持自己的本性,並努力尋找自己的個性,保持自己的本色。去輕鬆快樂地生活。

她不但開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服裝,不論是寬鬆的還是緊身的,隻要能顯示出自己的風度、個性的服飾,她都很樂意穿,而且還結交了許多朋友,參加許多社會活。

她臉上的笑容逐漸多了起來,感受到生活原來是如此美好。她說:“能得到今天這樣巨大的改變,是我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與特點,一味地附和他人而不能獨立自主,或者一味地活在別人的世界裏而不能保持自己的真我本色,就會逐漸迷失自己,生活將失去意義。

20世紀80年代,維斯卡亞公司是美國最為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其產品銷往全世界,並代表著當今重型機械製造業的最高水平。許多人畢業後到該公司求職遭拒絕,原因很簡單,該公司的高級技術人員爆滿,不再需要各種高技術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誌的求職者閃爍著誘人的光環。

科曼是哈佛大學機械製造業的高材生。和許多人的命運一樣,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被拒絕申請,其實這時的用人測試會已經是徒有虛名了。科曼並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人維斯卡亞重型機械製造公司。於是,他采取了一個特殊的策略——假裝自己一無所長。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力、請求公司分派給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公司起初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於是便分派他去打掃車間裏的廢鐵屑。一年來,科曼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而勞累的工作。為了糊口,下班後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這樣,雖然得到老板及工人們的好感,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初,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理由均是產品質量問題,為此公司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為了挽救損失,緊急召開會議商議對策,當會議進行一大半卻未見眉目時,科曼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在會上,科曼把對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並且就工程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後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克服了已出現的弊病。

董事會的董事見到這個編外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科曼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原來,科曼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到處走動的特點,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一一做了詳細記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並想出了解決的辦法。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獲得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後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礎。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女孩從小就夢想著成為一名有聲望的藝術家,她認為這種工作富有幻想和情趣。

當她十幾歲時,父母為她和妹妹一同報了一個美術學習班。學習結束時,指導老師對這個女孩的父母說:“姐姐似乎不太適合美術這一類的課程,她的天賦在這方麵很有限,而妹妹就不一樣了,她靈活、聰明、悟性又好,是塊學美術的好材料,與妹妹比起來,姐姐差得很遠。”

小女孩聽到老師的評價後,感到非常失望,但是,她並沒有被老師的話嚇倒,也沒有就此消沉下去。她將老師的批評變成了動力,並拿起筆和墨水開始練習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