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纖維倉庫

紅薯含有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及鉀、鐵、銅、硒、鈣等,營養價值很高,是世界衛生組織評選出來的“十大最佳蔬菜”的冠軍。

紅薯塊根有白色、黃色、淡紫紅色等不同。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冬季采取,洗淨,除去須根鮮用,或切片、曬幹備用。紅薯味甘,性平。能補脾益氣,寬腸通便,生津止渴。紅薯含糖類、維生素C、胡蘿卜素(紅皮黃心薯所含較多)等成分。紅薯主要用於用於脾虛氣弱,大便秘結;肺胃有熱,口渴咽幹。

紅薯生、熟皆宜,吃法很多。諸薯中,白心者味稍淡,但質脆多汁,生食較好。黃或紅心者味較甜,但質緊實,汁略少,以熟食為好,因為紅薯中的澱粉顆粒不經高溫破壞,難以消化。

紅薯含有一種氧化酶,這種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裏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如紅薯吃得過多,會使人腹脹、呃逆、放屁。紅薯的含糖含量較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燒心”。胃由於受到過量胃酸的刺激而收縮加強,胃酸即可倒流進食管,發生吐酸水。吃紅薯時最好搭配一點鹹菜,可有效抑製胃酸。另外,紅薯的糖分多,身體一時吸收不完,剩餘部分停留在腸道裏容易發酵,使腹部不適。中醫認為,濕阻脾胃、氣滯食積者應慎食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