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安中益氣,補脾胃(1 / 1)

牛肉——安中益氣,補脾胃

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麵黃目眩之人食用。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複組織等方麵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

[性味]:甘,平。這在很多醫書中都有明確的記載:

別錄》:“味甘,平,無毒。”

《千金翼·本草》:“味鹹,平,無毒。”

《日華子本草》:“水牛肉,冷;黃牛肉,溫。”

[歸經]:入脾、胃經。這在一些醫書中有明確的記載: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經。”

《本革彙言》:“入手,足陽明經。”

[功用主治]:補脾胃,益氣盤,強筋骨。治虛損羸瘦,消渴,脾弱不運,痞積,水腫,腰膝酸軟。這在一些醫書中都有明確的記載:

《別錄》:“主消渴,止泄,安中益氣,養脾胃。”

《千金·食治》:“止唾涎出。”

《本草拾遺》:“消水腫,除濕氣,補虛,令人強筋骨、壯健。”

《滇南本草》:“水牛肉,能安胎補血。”

《韓氏醫通》:“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