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人生,是智者的人生;而博彩人生,則是賭徒的人生。同為一個“博”字,細細選擇,則差在千裏之外、天壤之間。
靠10元港幣起家,如今已是億萬富豪的澳門“賭王”何鴻燊在總結他畢生奮鬥的人生經驗時,出人意料地說:“不賭為贏”。
奇怪,“賭王”不賭,何以成為贏家?
縱觀“賭王”發家史,就會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
想當初,何鴻燊從香港抵達澳門時,身上僅有10元港幣。但他並不是用這10元錢去賭彩撞大運,而是找了一家貿易公司落下腳跟。由於他吃苦耐勞,又善於動腦筋,很快就拉住了一批客戶。股東看到他是個可用之才,便邀他入股成為合夥人。他慧眼識商機,用澳門的一些剩餘物資如小汽船、發電機等運往內地,換取糧食運回港澳。當時正值兵荒馬亂,港澳糧食奇缺,這一來一往,便獲厚利。這種獨具慧眼的易貨貿易,為他以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何鴻燊的真正機會,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承包澳門賭業的一家公司合約期滿,有關方麵登報公開招商。何鴻燊又是慧眼看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於是他竭盡全力參與競標,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高於對手僅8萬元的微弱優勢和最小代價獲澳門賭業專營權。
拿到了賭業專營權,他並未就此高枕無憂地坐收漁利,而是把賭業作為一項產業來經營。他為了廣招客源,投資建立來往港澳的現代化船隊,同時又投資興建直升機場和澳門機場,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他提出把旅遊與賭業結合,以賭業為龍頭,帶動全澳門的交通、酒店、飲食和旅遊全麵發展。他一改過去賭場中江湖人士把持的局麵,在賭場各級管理人員中,重用懂現代企業管理的知識分子,使賭業由傳統的帶江湖色彩的行業逐漸向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邁進……
不賭為贏,正是他不靠僥幸中彩而靠實幹與抓住機遇起家,正是他不靠吃賭混日子而把賭業作為一項產業來發展,正是他不靠江湖義氣維係賭業而引入現代管理從而讓賭業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這一切,都是他“不賭”的前提。
誠然,何鴻燊是以賭業成名的,他的成功,離不開賭業。但他成功的曆程,是博弈(棋戰),不是博彩(賭博)。博弈,憑的是心智與實力;博彩,則靠的是瞎撞與碰運,撞不上心灰意冷,碰上了則樂迷心竅。博弈,是全局在胸的行棋,環環相扣與步步進逼,最終達到決勝的頂點;而博彩,則是係命運於股掌之中的押寶,成敗於渾沌懵懂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