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丟失的玩具(1 / 1)

“隻有砸爛較差的,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的確,我們很多時候,隻滿足於眼前的成績而沒有再進一步的動力,也因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不斷進取才會更好。

雕塑家有一個十二歲的兒子。兒子要爸爸給他做幾件玩具,雕塑家從來不答應,隻是說:你自己不能動手試試嗎?

為了製好自己的玩具,孩子開始注意父親的工作,常常站在大台邊觀看父親運用各種工具,然後模仿著運用於玩具製作。父親也從來不向他講解什麼,放任自流。

一年後,孩子好像初步掌握了一些製作方法,玩具做得頗像個樣子。這時,父親偶爾會指點一二。但孩子脾氣倔,從來不將父親的話當回事,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父親也不生氣。

又一年,孩子的技藝顯著提高,可以隨心所欲地擺弄出各種人和動物形狀。孩子常常將自己的“傑作”展示給別人看,引來諸多誇讚。但雕塑家總是淡淡地笑,並不在乎似的。

忽然有一天,孩子存放在工作室的玩具全部不翼而飛!他十分驚疑,去問父親。父親說:昨夜可能有小偷來過。孩子沒辦法,隻得重新製作。

半年後,工作室再次被盜!又半年,工作室又失竊了。孩子有些懷疑是父親在搗鬼:為什麼從不見父親為失竊而吃驚、防範呢?

偶然一天夜晚,兒子從外邊歸來,見工作室燈亮著,便溜到窗邊窺視:父親背著手,在雕塑作品前踱步、觀看。好一會兒,父親仿佛作出某種決定,一轉身,拾起錘子,將自己大部分作品打得稀巴爛!接著,將這些碎土塊堆到一起,放上水重新混和成泥巴。孩子疑惑地站在窗外。這時,他又看見父親走到他的那批小玩具前,隻見父親拿起每件玩具端詳片刻,還親了似的。然後,父親將兒子所有的自製玩具扔到泥堆裏攪和起來。當父親回頭的時候,兒子已站在他身後,瞪著憤怒的眼睛。父親有些羞愧,溫和地撫摸兒子臉蛋,吞吞吐吐道:“我……是因為,隻有砸爛較差的,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

又十年,父親和兒子的作品多次同獲國內外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