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苦難成就天才,也不是天才特別熱愛苦難。苦難很多人都可能會碰到,有的人退縮了,有的人過來了。退縮的人就此沉沒,過來的人成了天才。
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份天才,就搭配幾倍的苦難。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時接受兩種饋贈又善於用苦難的琴弦把天才演奏發揮到極致的奇人。
他首先是一位苦難者。四歲時一場麻疹和強直昏厥症,已差點使他白布裹屍裝入棺材。七歲時他險死於猩紅熱。十三時他患上嚴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療。四十歲時他牙床突然長滿膿瘡,隻好拔掉幾乎所有牙齒。牙病剛愈,他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五十歲後,關節炎、腸道炎、結核等多種疾病吞噬著他的肌體。後來他的聲帶也壞了,靠兒子按口型翻譯他的思想。他僅活到五十七歲,就口吐鮮血而亡。死後屍體也備受磨難,先後搬遷了八次。
上帝搭配他的苦難實在太殘酷無情了。
但他似乎覺得這還不夠深重,又給生活設置了各種障礙和旋渦。他長期把自己囚禁起來,每天練琴十至十二小時,忘記饑餓和死亡。十三歲起,他就周遊各地,過著流浪生活。他一生和五個女人發生過感情糾葛,其中有拿破侖的遺孀和其兩個妹妹。姑嫂間還為他展開激烈爭奪。但他不齒於上流社會生活,認定命該受苦受難。在他眼中這也不是愛情,而隻是他練琴的教場和獲得惟一一個兒子的公平交易。除了兒子和小提琴,他幾乎沒有任何親人。
他其次才是一位天才。三歲學琴,十二歲就舉辦首場音樂會,並一舉成功,轟動輿論界。之後他的琴聲遍及法、意、奧、德、英、捷等國。他的演奏使帕爾馬首席提琴家羅拉驚異得從病榻上跳下來,木然而立,無顏收他為徒。他的琴聲使盧卡觀眾欣喜若狂,宣布他為共和國首席小提琴家。在意大利巡回演出產生神奇效果,人們到處傳說他的琴弦是用情婦腸子製作的,魔鬼又暗授妖術,所以他的琴聲才魔力無窮。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這四根琴弦中包含著多少苦難、痛苦和受到殘害的生靈啊!”
人們不禁問:是苦難成就了天才,還是天才特別熱愛苦難?
這問題一時難以說清。但人們知道:彌爾頓、貝多芬和他被認為世界文藝史上三大怪傑,居然一個成了瞎子、一個成了聾子、一個成了啞巴!——或許這正是上帝用他的搭配論摁著計算器早已計算搭配好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