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投降是一種無形的生命刑具,在刑具兩旁,一邊站著英雄和聖人,一邊站著懦夫和小人。
J·D·塞林格是美國當代最負盛名的小說家,他的《麥田裏的守望者》被認為是美國文學的“現代經典”,總銷售量已超過千萬冊。
換上其他一些人,或許會是穿華衣、吃美食、坐豪車、娶嬌妻,極盡張揚。然而,塞林格走的卻是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他退隱到新罕布什爾州鄉間,在河邊小山附近買了九十多英畝土地,在山頂築一座小屋,周圍種上許多樹木,外麵攔上六英尺半高的鐵絲網,網上還裝有警報器。他每天八點半帶了飯盒到裏麵寫作,下午五點半才出來,家裏任何人不準打擾他,如有要事,隻能電話聯係。
他平時深居簡出,偶爾去小鎮購買書刊,有人認出他,他馬上拔腿就跑。他不喜歡過多的社交,有人登門造訪,得先遞上信件或便條;如果來訪者是生客,就會被他拒之門外。他更不喜歡自造輿論,成名後,隻回答過一個記者的問題,那是一個十六歲的女中學生,為給校刊寫稿特地去找他的。
塞林格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一個人在沒有能力獲得享受時主動放棄享受,並不是一件怎麼了不起的事,難就難在當享受唾手可得,卻不向它投降,自覺地堅守自己的生命目標。正是這種視創造為生命、鄙視享樂的性格使塞林格的作品保持了持久的藝術魅力,他的作品哪怕是一個短篇,一經發表,也會馬上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