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困城島――登陸(1 / 3)

===========大洋洲東部海域困城島=================

嘩,嘩,嘩......

日複一日的海浪聲,這些不斷衝擊海岸又退去的浪濤對困城島中的這處無名海灘而言這不過是由天體引力與重力勢能為主的複雜因素所產生的自然現象,合乎常理有極其枯燥,這對它而言也許也是一樣的。如果它有枯燥這種感覺的話。

它並非是什麼智慧生物,而是賈爾布置在這個海灘上的一個偽裝成岩石的擬態生化兵器。黑色且空洞的電子眼與其他傳感器一樣凝視著這片由它負責監控的區域,一日複一日的漫長工作,也許對它來說每一天每一天都是一樣的監視,記錄,自檢然後定期地返回基地維護,沒有枯燥這種感覺反而使它更能適應這種工作,

但今天不一樣,它猛然將自己的電子眼抬高看向天空,然後它便看到了無數鮮紅的火流星從天而降伴隨著不斷拔高的音波――完美地遵守著開普勒定理,如果它知道的話――這也是這台擬態無人機最後所記錄的了。

以音速降臨的金屬棒與速度較慢而落在後方的以噸為單位計算重量的巨型尖錐炸彈們包裹在赤紅的光輝之中直接砸向了困城島,困城島的軌道防禦措施的確起了它們應有的作用,它們盡可能地攔截了這些來自高空的死神們,但是也就到此為止了。依靠重力加速度與輔助火箭推進的高速動能武器最先砸到了困城島上,這輪覆蓋型打擊幾乎蕩平了困城島的地表順便給島嶼整了一個容,比如摧毀了大部分的地表防禦設施與監視裝置。猛烈的衝擊波伴隨著由動能轉化而來的高溫橫掃四方,使土地都如波浪般起伏翻滾,甚至在高溫下融化為類似玻璃的存在。

然後在防禦火力被極大地削減後,第二輪的巨型炸彈幾乎是毫無阻礙地落到了困城島上。這些依靠穩定翼,陀螺儀與微型芯片等諸多高科技措施定位的炸彈盡可能精確地落在幾個指定的區域,比如地質疏鬆岩石較少的地區,比如動能武器砸出的大坑。然後銳利的頭部在重力與速度的作用下破開土壤岩石一路穿入島嶼的地下在綻放出刺眼的光輝――伴隨著死亡的爆鳴聲。

困城島的地表再次受到了**,新的巨坑伴隨著無數飛上天空的泥沙出現,以及第二輪強烈的衝擊波。這些不過是誇張的表象,困城島中賈爾安置在地下的設施受到了相當大的傷害才是真正的致命問題。不過依靠堅固的材料與極具韌性的結構,賈爾的地下基地總算是沒有發生大規模坍塌,這倒是一個僅有的好消息。

但是對賈爾們而言,壞消息總是一個接一個,比如殘存的幾個感應器探測到的正在從海麵上急速逼近的高速單位群,其識別信號為敵軍。

=============困城島西岸亞恩登陸部隊==============

幾乎緊貼海平麵的數個黑色飛行器急速飛向困城島,雖然說是登陸艦,但那隻是士兵們起的外號,它們真正的名字應該叫大氣層用小型快速運輸艦。

雖然這些幾乎機腹都快擦到海水的運輸機的確夠快,但終究無法與直接將士兵軌道空降相比,不過在現在的局勢中來看,這些運輸機反而比軌道空降更加安全。畢竟自從登陸日以來,亞恩的軌道艦隊所占據的高軌道製空權一直給賈爾帶來了巨大的威脅,作為應對,一時拉不出太空艦隊的賈爾采取了被動的守勢,以修築大量的軌道防禦武器並且極大地強化它們的對軌道轟炸防禦能力或者隱蔽能力來對亞恩的艦隊產生一定的威懾。相關技術的缺失與艦隊數量不足使亞恩艦隊不願用自己的戰艦來和那些陸基防禦武器硬碰硬,於是雙方在這方麵的攻守上保持著微妙的“和平”。

不過這次亞恩艦隊的行為顯然超過了賈爾的容忍程度,相當一部分的軌道防禦武器展開了報複性打擊,而負責該次行動軌道支援的兩艘巡洋艦殘忍號與無畏號必須要帶領她們下屬的僚艦進行規避動作同時進行一定的反擊――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軌道空降不但極其會受賈爾防空火力的威脅而且精確度完全不能保障,這也是為什麼亞恩寧可采取相對較慢的方法也不願使用這種非常高風險的邊機動邊頂著火力軌道空降士兵。然後這些戰艦就必須要暫時脫出該區域以避免過度刺激賈爾,其他一部分戰艦會向這個區域靠攏來對賈爾的陸基武器形成威懾甚至可以以一次在可接受範圍內的衝突來解決一部分武器的威脅。至於接下來的無人機軍團投放則是另一艘高速特勤艦的任務,而現在它還沒到位。

好了,現在回到困城島西岸正在快速逼近島嶼的“飛魚”中隊――由4艘運輸艦與12架護航機構成。其內部搭載的兩個中隊的亞恩士兵正在緊張地準備作戰。

“所有戰鬥人員請做好準備,3分鍾後將會到達島嶼。”

“敵方殘存防空火力展開,護航機正在迎擊。本機將要進行機動規避,請機載人員固定好自己。”

伴隨著運輸艦的翻滾,機艙內部也開始出現劇烈的搖晃,不過經驗豐富的戰士們早已將自己提前固定好,而在不會被甩飛的前提下,這種顛簸根本不值一提。

滴。死骨的戰術頭盔上自動跳出的提示窗口示意他自檢完畢,動力裝甲一切正常,可以以最佳狀態投入作戰。在瞄了一眼後,他伸出口器附近的觸須點擊頭盔內部的觸屏關閉了窗口同時開始進行最後的調試,在火線中翻滾躲避的運輸艦所產生的顛簸根本影響不了他嫻熟的操作。不過他依然沒有將視線離開他左前方的那個身影,那件黑底帶著亮色紋路的動力裝甲――滅音,他再登艦時就已經換上了這件來曆不明的異常裝甲。

而這時持續多時的顛簸消失了,運輸艦的飛行也開始趨向平穩――隨著最後一個火力點被護航機的導彈摧毀與最後一架生化戰機被擊落。

“殘存火力已確認消除,開始正常登陸程序,核對坐標......坐標核對完畢,開始減速,進入投放速度。即將到達預定登陸區域.......確認到達。打開艙門。通知全體作戰人員,解除固定裝置,開始登陸!”運輸艦上的人工智能一絲不苟地執行著自己的任務。而運輸艦腹部的艙門也快速地上下開啟,然後一名名亞恩士兵前仆後繼地從距離地麵超過15米的艙門中跳出,他們開啟噴射背包減速後在著陸點上借力向前一跳給後麵的士兵騰出地方著陸,自己則借著前衝的力迅速地前進在已經投下標記物的指定地點集合,後麵的士兵則精確地重複前者的全過程,整個登陸可以說是行雲流水連綿不絕,很快兩個中隊的亞恩士兵全部踏上了困城島的土地,在軌道轟炸後早已麵目全非簡直就是月球環形山地形的焦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