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非洲軍團司令埃爾溫·隆美爾元帥的命令,德意部隊已放棄僅存的利比亞西部地區,全線撤退到位於******東南部的馬特雷防線,利用這裏由法國人修建的工事,阻擋英國第八集團軍的猛攻。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條防線本來是法國駐阿爾及利亞的部隊用於防禦意大利入侵******準備的,現在卻被幾乎到了窮途末路的德軍借來抵擋英軍的進攻。而攻占的黎波裏後,意大利最大屬地的大部分地區已落入大英帝國之手。
這是坐鎮羅馬的偉大領袖所不能容忍的,他命令海軍全力為北非部隊輸送人員,以增強******部隊的戰鬥力。
好在意大利海軍剛剛獲得了200艘大型運輸船,不然那些可愛的有生力量都得從西西裏島遊到******……
在偉大領袖的“鼎力支持”下,隸屬於德意裝甲軍,已經被英軍打到半殘的一個裝甲師、四個步兵師和兩個旅級戰鬥群又起死回生,而且他們還獲得了大量的德式裝備。
隆美爾將意大利第131裝甲師與四個步兵師部署到東線,兩個剛剛升級到步兵師的單位作為預備隊,專門抵擋蒙哥馬利手下的輪番衝擊。
意大利人裝備的Pak-41型75毫米錐膛炮反坦克炮被安排到一線,德軍操作的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則在他們身後,用來補刀。
而英國第7裝甲師接近目標之前,還要衝過漫無邊際的雷區,無形中大幅度增加了進攻的難度。
雷區有兩個好處,一個是能控製敵軍的進攻方向,另一個則是能延緩敵軍的進攻速度。
M4與M3坦克要是不想按照德國人設定好的路線走,那就得修理N次履帶。
不過在達到第N次戰場搶修之前,M4A1“雪嫚小姐”就被Pak兄弟狠狠地“遠程飛吻”了!
“嗖…………轟~~~~~~~”又一輛“雙炮管怪胎”M3A1被橫飛過來的彈丸打成殘骸,炮塔被炸飛到六米開外的地方。
小美:意大利人居然從“戰五渣”升級到了“戰十渣”!
幺雞:意大利人討厭打仗!
小雅:那他們還打地這麼起勁???
幺雞:那是因為可愛的意大利人認為英國人不追他們,他們就不會挨揍!
小雅:這是什麼邏輯?
小美:可愛的意大利人就是這麼想的,沒有英國人,就沒有戰爭!
幺雞:沒有英國人,意大利麵還在利比亞悠哉悠哉地曬太陽呢~!
小雅:曬成非洲雞麼?
幺雞:這關非洲雞什麼事?????
“轟轟轟轟轟轟………………”參與掃雷的英軍工兵部隊一直遭到德軍火箭炮的襲擊
一群群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神出鬼沒,打完就跑,無恥至極,讓英軍連實施火力報複的時間都沒有。
“該死的!”蒙哥馬利望著遠方天空出現的一道道黑煙,憤恨地咒罵著。
皇家空軍的王牌武器——“噴火”戰鬥機尚且不是Do-335的對手,負責對地打擊的攻擊機就更加難以招架“食蟻獸”的偷襲了。
由於航程很大,Do-335都是從西西裏島的機場起飛,成群結隊地在******東南部盤旋。
它們並不會深入英軍腹地進行戰鬥,隻需要在馬特雷防線一側守株待兔即可,反正對手會心甘情願地送上門的。
雖然打頭陣的第7裝甲師已經折損大半,但蒙帥並不甘心就此認輸。
隻要摧毀軸心國在沿海地區的防線,損失“沙漠之鼠”也是可以接受的。
此時英美海軍已經控製了地中海絕大部分地區的製海權,意大利艦隊隻能龜縮在幾處港口,除非有運輸任務,否則輕易不敢出戰。
美軍第8艦隊擁有4艘航母和4艘戰列艦,包括擁有九門406毫米主炮的南達科他級“馬薩諸塞”號與姊妹艦“亞拉巴馬”號。
由安德魯·布朗·坎寧安元帥指揮的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則編有5艘主力艦和6艘航母,以及14艘巡洋艦、60餘艘驅逐艦。
麵對惶惶不可終日的意大利海軍,盟軍擁有壓倒性優勢。
在1月15日,英美首腦在卡薩布蘭卡碰頭的日子,盟軍在截獲意大利海軍的絕密電報後,隨即決定實施圍殲其艦隊主力的“鐵錘行動”。
為了繼續向北非輸送人員與補給品,意大利海軍在獲得一批新型驅逐艦,並解決了然料問題後,便動用了“維內托”號與“利托裏奧”號兩大王牌戰列艦為其護航,艦隊中還包括“朱利奧·凱撒”號、“安德烈亞·多裏亞”號、“卡約·杜伊利奧”號三艘戰列艦。
除了兩艘“維內托”級戰列艦外,其餘三艘戰列艦在對陣盟軍主力艦時,均處於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