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揮軍北上(1 / 2)

麵對南線實力不斷增強,且在徐徐向北推進的德軍,蘇聯第3近衛集團軍與第21集團軍配合第5坦克集團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適時地進行了反突擊,旨在趁德軍尚未起勢之際,給予其迎頭痛擊,暫時打消南方集團軍群先頭部隊北上的念頭,繼續圍困胡貝指揮的第6集團軍。

“轟…………”上百輛T-34衝鋒在前,身後跟隨著幾十輛KV-1重型坦克,小巧靈活的T-60/70負責掩護兩翼。

作為突擊主力的第5坦克集團軍下轄兩個坦克軍與一個機械化軍,編有506輛各型坦克。

該集團軍正是在去年冬天挫敗曼施坦因發起的“冬季風曝”行動的主力,現在又主動南下興師問罪,真可謂冤家路窄。

但此時的南方集團軍群早已今非昔比,光齊裝滿員的裝甲師就多達12個,外加兩個全新冠名的條頓裝甲師。

從編製上來衡量,蘇聯第5坦克集團軍的坦克總數僅相當於兩個半德軍裝甲師。

算上另外兩個集團軍配備的坦克,也隻能充抵三個德軍裝甲師。

如果朱可夫將手裏的牌都打出來,那還有的一拚,但隻有這三個集團軍南下,就有點……

“轟…………”打頭陣的一輛T-34在距離德軍坦克接近兩公裏的距離,就被驟然掀掉了炮塔。

緊跟著旁邊一同衝鋒的“軍用拖拉機”也接二連三地曝炸起火,化為一坨坨燃燒的殘骸。

T-34炮塔正麵裝甲厚90毫米,乍一看是能基本抵禦得了對方穿甲彈的攻擊了。

可發射Pzgr42型鎢芯穿甲彈的75毫米半自動KwK42-L70火炮的“雪豹”在2000米的距離,可以擊穿106毫米60度的斜坡裝甲。

而“雪豹”通過披掛附加合金鋼板,將自身正麵裝甲加厚到200毫米,甚至超過了“虎”式坦克的防禦水平。

所以雙方在2公裏的距離同時開火,在連天的炮火下,一邊毫發無損,一邊變成煙花。

“好戲才剛剛開始!”在尊者大人的幫助下,“黑豹”的改進型“花豹”已經投入量產。

“豹”式坦克的原型因為交錯式負重輪的原因早已停產,現在帝國兵工廠都在生產“黑豹”-2,但名字仍叫“黑豹”。

“花豹”以“黑豹”-2的地盤為基礎,安裝了“虎王”的88毫米KwK43-L71火炮,讓其擁有遠距離KO蘇聯IS-2的能力。

不到一個小時,被朱可夫寄予厚望的第5坦克集團軍便不複存在了。

除了不到20輛臨陣脫逃的T-60/70輕型坦克外,所有T-34與KV都永遠地留在了草地上。

由於裝甲超厚,火炮射程與殺傷力巨大,參戰坦克數量又多於對手,投入戰鬥的德軍四個裝甲師僅損失52輛坦克,回收之後可以全部修複。

意識到這次主動進攻完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後,蘇聯第3近衛集團軍與第21集團軍立即向北撤退,避免被以逸待勞的德軍一口吃掉。

“命令各部穩紮穩打,繼續向北推進!”運籌帷幄的曼帥決定順勢縮短與第6集團軍的直線距離

以第2條頓騎兵師、武裝儻衛軍“帝國”師、第11裝甲師與第3條頓騎兵師、武裝儻衛軍“維京”師、第6裝甲師為兩個倒三角攻擊集群,四個裝甲擲彈師與四個摩托化步兵師緊隨其後,南線德軍在曼施坦因的指揮下,開始整體向北推進。

與去年冬天實施的“冬季風曝”行動不同,這次不是單單為了給第6集團軍解圍,而是一次帶有圍殲對麵蘇聯一個方麵軍,甚至更多部隊的大規模戰略進攻。

“我們要將史大林格勒變成蘇聯三個方麵軍的墓地!”親臨前線的元首斬釘截鐵地向高級將領們憧憬道

“而且這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目標!”幺雞隨後補充了一下

為了滿足曼帥卷土重來的需要,此次元首帶來了羅馬尼亞與匈牙利各10個步兵師、20個帝國協同軍烏克蘭步兵師、5個哥薩克騎兵師,以及從集合營放出來的10個師的灰色牲口,總和達到55個師,兵力80萬。

隨後還有完成整編訓練的40個師60萬炮灰會補充到南方集團軍群。

雖然這些部隊戰鬥力不高,但是數量足夠多,剛好可以與德軍的精銳部隊形成高低搭配。

尤其是可以在不斷的火拚中,抵消掉蘇軍一直以來的數量優勢,有效減輕德軍部隊的巨大壓力。

“隆隆隆………………”不斷滾動的坦克履帶碾過開遍野花的草地,帶起層層泥土,留下有規則的塊狀車轍。

“快去報告!”兩名趴在遠處山坡上的蘇軍偵察兵從望遠鏡裏觀察到了徐徐向北開進的德軍裝甲部隊

他們剛翻身上馬,就被遊弋在裝甲集群周圍的哥薩克騎兵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