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認為,在詢問過程中如果一個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員對競爭對手進行嚴厲的抵觸,這個時候價值不大,這種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員對競爭對手非常讚賞,這種情況就需要引起投資者的注意了。這會給投資者創造另外一個投資機會,比如說這家上市公司的競爭對手。
(3)與同行交流。
從事證券行業的人員那裏有時候也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所以,彼得·林奇非常重視從同行那裏獲得有效的信息。在他看來,同業中的成功投資家都有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和論壇,以此為平台大家都可以交流一些投資方麵的思想從而受益。這種精英的聚會並不是個人投資者可以參與的。但是給個人投資者的一個啟發就是要重視這類論壇的觀點和談話,挖掘一些專家采訪、談話以及論壇背後有用的信息和思想。
2.閱讀報表
報表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段內經營情況的總結,也是公司財務狀況對外披露的途徑。可以說,財務報表是投資者了解企業的一個窗口,而基本麵情況會透露出企業的未來價值。1994年,彼得·林奇發現強生公司的股價在一路下跌,但是翻看其財務報表,各項指標都相當不錯,公司的利潤增長已經持續了30多年,且公司過去對利潤的預期也很少出現偏差。由於股價的下跌,技術派的投資者紛紛賣出股票。而他卻發現,股價下跌的症結在於政府可能出台一項政策,這項政策可能會對公司產生影響,但實際上影響並不一定如想像中那麼大,於是他果斷買進了該股票,結果取得了相當好的收益。
彼得·林奇在閱讀報表時比較注重的指標有:市盈率、現金狀況、負債率、賬麵資產、股息、現金流量、存貨與銷售、每股收益率等。如何詳細地閱讀報表,我們將在後麵具體講述。
總的來說,彼得·林奇注重實際調研的工作方法是一種最能減少失誤的方法。
彼得·林奇談及他成功的經驗時,總是不離“調研”二字,他上任之後不但對下屬的調研人員反複強調實際調研的重要性,而且自己也經常親自參加這項繁瑣的工作。他在做這件事時,完全沒有總經理的架子,而是事必躬親,所以他也很少有失誤。
彼得·林奇對人們為什麼在購買肥皂、枕頭、燈泡和衛生紙時仔細查看枕頭上的商標,精明地比較肥皂價格,費心地計較燈泡的瓦數,耐心地比較衛生紙的厚度和吸水性能,而在購買股票時卻顯得異常得粗枝大葉感到困惑無比。
人們往往根據一些耳語消息購買某種股票,而不進行絲毫的調查研究。這種信息常常是靠不住的。雖然有些人不做調查照樣在股票生意上賺錢,但這種投資就像“打出牌來不看牌”一樣,在冒不必要的風險。
其實調查研究一點也不難,也沒有什麼神秘之處。許多人都懂得這一點,可他們都很少能細致而有恒心地將調查研究做到底。
“你要做的也不過是像選擇購買日用品一樣用心地選購股票。”彼得·林奇這樣告誡股民們。
在華爾街,從1977年至1990年間,在股市中賺了大錢的人比比皆是,但也有許多人折戟沉沙,成為失敗者。彼得·林奇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實幹精神始終站立在潮頭。
第三步:市盈率為主,評估內在價值
如果對於市盈率你可以什麼都記不住,但你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買入市盈率特別高的股票。
——彼得·林奇
市盈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公式中的分子是當前的每股市價,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來一年或幾年的預測盈利。彼得·林奇主要采用市盈率進行股票估值。
按照彼得·林奇對股票的六種分類,不同類型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差別也很大。許多投資者通過對不同行業之間、同一行業不同公司之間的市盈率比較,尋找市盈率偏低的股票,從中獲取超額投資利潤。但林奇提醒我們,低市盈率股票並非就一定值得投資:“一些投資者認為不管什麼股票隻要它的市盈率低就應該買下來。但是這種投資策略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我們不應該拿蘋果與橘子相比。因此能夠衡量道氏化學公司股票價值的市盈率並不一定適合沃爾瑪。”
隻考慮市盈率當然很傻,但市盈率畢竟是一個非常容易得到的數據,在正確運用時對分析股票也有相當大的用途,因此,投資者不能對其不理不睬,而是要合理分析。
在根據市盈率判斷股票高估還是低估時,一定要進行充分、全麵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