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選擇十倍股,尋找最賺錢的股票(13)(1 / 3)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認為,在構建投資組合時,必須對所選擇的投資對象進行詳細的研究工作。他對自己劃分的6類公司的不同特點進行了分析,再根據這些特點確定其在自己投資組合中的合理配置。

(1)緩慢增長型公司的股票是低風險、低回報的股票,因為投資者對這類公司的收益增長預期比較低,股票價格相應也比較低。這類股票雖不能帶來高額的彙報,但是可以防止股市下跌的風險。所以,這種類型的股票可起到投資組合的穩定作用。

(2)快速增長型或困境反轉型公司的股票都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10倍股極有可能出現在這兩類股票中。在股票的投資組合中,這類股票可作為提升業績的主要品種。彼得·林奇是非常青睞這類股票的。這兩類股票上漲的潛力和下跌的潛力一樣大,它可能讓投資者迅速成為富翁,也有可能讓投資者一夜之間成為乞丐。如果一隻快速增長型公司的業務從快速增長變成疲軟衰退,或者一隻曾經陷入困境後成功反轉複蘇的公司舊病複發再次陷入困境,那麼股價將會下跌到讓投資者傾家蕩產的地步。彼得·林奇舉例說,他當時購買了克萊斯勒公司這隻困境反轉型股票時,非常了解這種股票高風險與高回報並存的特點,也就是說,如果一切順利自己將會盈利400%,但如果一切都不順利則會虧損。100%,。但幸運的是,彼得·林奇一切順利,並獲得了高達15倍的巨額回報。

(3)穩定增長型公司的股票是低風險、中回報的股票。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持有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那麼若下一年這家公司經營順利,則投資者可獲得50%的盈利,但如果下一年這家公司經營不順利,則投資者也許會虧損20%。這類股票應該在組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它的穩定性收益對投資組合非常重要。

(4)周期型公司的股票既可能是低風險、高回報的股票,也可能是高風險、低回報的股票,這完全取決於投資者預測公司業務發展周期的準確程度。

如果投資者準確地預測到了公司業務發展周期,則可能獲得10倍以上的回報;但如果投資者對公司的業務周期預測錯了,則可能出現高達80%~90%的巨額虧損。在投資組合中,如果對某一行業的周期性非常了解,並且熟悉公司的情況,可相應地增加這類股票的比例。如果無法把握其周期性,則堅決不要持有這種股票,以免對投資組合造成衝擊。

(5)資產富裕型公司的股票是低風險、高收益的股票。每個投資者都想擁有這類公司的股票,但前提是能夠確定隱蔽資產的真正價值。所以,投資者必須具備挖掘公司隱蔽資產的能力,這是投資這類公司股票的關鍵。如果投資者對一隻資產富裕型公司股票的分析是錯誤的,投資者並不會損失太大,但是如果投資者對一隻資產富裕型公司股票的分析是正確的,那麼則會獲得驚人的高回報。

這種不同類型的股票在投資組合中的配置隻是一般的情況,其實,根本不存在任何一種合適的方法能夠量化分析投資風險與回報具體是多少。彼得·林奇認為,投資者在設計自己的投資組合時,如果加入2隻穩定增長型公司的股票,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持有4隻快速增長型公司股票和4隻困境反轉型公司股票的巨大投資風險。

對於投資者來說,在投資組合中合理配置不同類型的股票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清楚了解所投資公司的股票。在這裏,投資者必須重視兩個方麵:

第一個方麵:不要以過高的價格買入股票。例如,投資者買人一隻穩定增長型公司股票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風險,但是如果買人的價格過高,結果不但不能降低投資風險,反而會增加投資風險。對於這一點,彼得·林奇列舉了百時美公司的事例。在20世紀70年代,由於投資者過於追捧這隻卓越公司的股票,使得這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高達30倍,但實際上該公司收益增長率隻有15%,因此這隻股票的股價已經明顯過高,根本不可能再有什麼太大的上漲空間。後來百時美公司連續10年保持收益增長,才使過於膨脹的股價最終達到比較合理的市盈率水平。如果投資者以收益增長率兩倍的市盈率買入百時美公司的股票,那麼就是在冒不必要的巨大風險追逐不太可能實現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