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生命的力度1(1 / 3)

人們對待生命的態度,會以不同的結果體現在生活中。用悲觀心態對待生命,生命帶給你的隻會是悲觀生活;用健康心態對待生命,生命將回報給你美好的明天!

一、上帝的敗筆是一道考題

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帶有些許瑕疵,這些瑕疵是與生俱來的,是上帝的一道考題。

上帝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意無意地留下了一些敗筆。這些敗筆是對人們的考驗,人們會怎樣對待上帝的敗筆呢?

就像希望不十分漂亮的簡·愛能獲得十分理想的愛情一樣,我們由衷地希望世界上每一顆隱痛的心都能高貴驕矜,每一顆有傷痕的頭都能高高昂起。審視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人人都未免有種種的不如意,或容顏黯淡,或智力平庸,或出身貧寒,或終生殘障……上帝的敗筆隨處可見。那麼,你的錯是什麼呢?你的錯就在於沮喪地接受了上帝的敗筆,不想去修正它,更不想去改寫它,你“認了”。

在古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替尼的人,從小口吃,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像別人一樣順暢自如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的願望實現了。但他依然覺得不滿足,他繼續磨煉自己的口才,終於成了舉世聞名的雄辯家。德摩斯替尼沒有“認了”,他不但勇敢地修正了上帝的敗筆,還讓上帝做了加倍“賠付”。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分補償”的心理趨勢,對於自己的弱點或不足,我們會設法進行彌補,當這種彌補實現之後,我們居然不願意停下來,要向著自己原本想都不敢想的理想的巔峰攀登。有這樣一股神奇力量的支持,我們往往會愈戰愈勇,後來居上。

一位老師曾語重心長地對他的學生說:“不如意的時候,你要學會把頭高高地抬起來。你想想看,當你耷拉著腦袋的時候,剛好似那個不如意的‘不’字;而當你抬起頭來的時候,就成了那個大如意的‘大’字。從不如意到大如意,就看你的頭低垂還是高昂。”

其實,上帝的敗筆是一道高分的風險題,假如你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它,你不僅能修正好上帝的敗筆,還能贏得好生活。

二、眼睛與心態

節奏匆忙、物欲橫流的生活,常常會使人們用異樣的心態去看待事物,這常常會使人們的眼睛變得模糊,心地變得麻木。

雖然說事物是客觀存在的,但人們在不同心態下看到的東西卻不是一樣的。所以,人們不要被自己的眼睛蒙蔽,要調整好心態再去麵對這個世界。

有一位知名作家這樣講:“我年輕時自以為了不起,那時我打算寫本書,為了在書中加進點‘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尋找素材。我要在那些窮途潦倒、懶懶散散混日子的人群當中找一個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兒可以找到這種人。”

“一點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這麼個地方,那兒到處都是荒涼破落的莊園,衣衫襤褸的男人和麵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動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種懶惰混日子的景象也找到了——一個滿臉亂胡須的老人,穿著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為一小塊馬鈴薯地鋤草,在他的身後是一間沒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轉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機前。而當我繞過木棚在泥濘的路上拐彎時,又從另一個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這時我下意識地突然停止了腳步。原來,從這一邊看去,我發現老人的椅邊靠著一副殘疾人的拐杖,有一條褲腿空蕩蕩地直垂到地麵上。頓時,那位剛才我還認為是好吃懶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變成為一個百折不撓的英雄形象了。”

“從那以後,我再不敢對一個隻見過一麵或聊上幾句的人,輕易下判斷和做結論了。感謝上帝讓我回頭又看了一眼。”

悲觀的人看什麼東西都是灰色的,了無生機的。什麼事物也激不起他們的樂趣,他們永遠站在陰暗的世界中,永遠看不到陽光明媚的天地。樂觀者眼中的生活則是快樂的、陽光的。別讓悲觀的視線模糊了眼睛,隻要樹立好心態,你一樣可以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

三、心就是眼睛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中充滿美好,那麼這個世界也必將美好。

眼睛可以看到世界,心靈卻可以感觸到這個世界。眼睛失了光澤並不可怕,隻要心中的希望存在,那麼,生命一定可以燦爛。

許多年以前,有個叫麥克的4歲小孩在自家農莊後麵的樹林中玩耍。忽然,一頭箭豬在不遠處出現,男孩睜大了好奇的眼睛。然而,他還沒來得及細看,便覺得臉上一陣劇痛,鄰家小孩手裏揮玩著的極熱的燒焊器打在了他臉上。頓時,他的世界一片漆黑。經檢查,男孩的左眼球被擊破,6周後,由於嚴重的交感性眼炎,他的右眼也失去了視力。從此,在他的記憶中隻有那隻奔跑的箭豬,那是他最後看到的世界的全部。

小麥克哭鬧了好長一段時間,畢竟,這對於一個剛剛開始認識世界的孩子來說太殘忍了。為了鼓勵弟弟,哥哥伊安告訴他:“你的耳朵就是你的眼睛!”小麥克便按哥哥說的去練習,一段時間後,他可以循著青蛙的叫聲而捉到它了。

然而,這並沒有改變他看不見東西的痛苦,他哭喊著要去看樹上熟透的野果,要去看忙碌著搬家的螞蟻……母親告訴他:“你的手和腳就是你的眼睛!”於是,他學著用手去撫摸東西,用腳去丈量距離。果然,不久後,他可以在橘樹叢中采摘下那些大而柔軟的果實,可以從屋外準確地走到自己的床前了。幾年後他進了一所盲校,學習了很多知識。

即便如此,他依然不開心,他覺得自己失去的是最重要的東西,並因此變得自卑。發現了兒子的心思,一向嚴厲的父親對他說:“孩子。你的心就是自己的眼睛啊!”

父親的話如醍醐灌頂。麥克不再抱怨,而是下決心要用自己心中的眼睛來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

他開始學摔跤,連贏20場比賽;他又開始學遊泳、學短跑、學標槍鐵餅,在比賽中獲得金牌;他學會了吹豎笛、彈鋼琴、吹喇叭,先後奪得11項美國全國冠軍和6個國際錦標。後來,在全美首屆盲人滑水錦標賽中,他又一次奪冠並創下世界新紀錄。後來,他成了直屬美國總統的健康與體育委員會的顧問。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他成了從紐約向會場傳遞聖火的優秀運動員之一,此時他已贏得了103枚獎牌。

手擎火炬奔跑在人群歡呼聲中的他,用自己心中的眼睛迎來了生命中最輝煌的時刻。

心中的希望之火可以讓你感受到整個世界的美好和未來的光明,所以,成功和幸福永遠屬於用心靈去感受世界的人。

四、勞動創造奇跡

盡管勞動本身平淡無奇,但勞動卻可以讓一個人的價值得到體現,正是因為這種心態,勞動常常可以創造奇跡。

許多人在談論勞動時會說掙了多少錢,出了多少力。其實很多時候,勞動是一種態度,一種讓生活充實的心態。

有一位老太太,她的眼睛因老年白內障失明了,幾次手術都未治愈,情緒非常低落。在跟兒子、女兒生活期間,多次流露出不想活的念頭,原因不是他們待她不好,而是老太太對自己從此成了一個無用的人感到不能容忍。

有一年春天,小兒子把她接來和自己一起生活,有次她對小兒子說,這輩子已經到頭了。其實,那一年老太太才76歲。

小兒媳是名教師,也是個孝順的兒媳,每當老太太說這話的時候,小兒媳總是這樣勸她:有我們做兒女的在,您沒有必要擔心以後的日子。

然而,這樣的話不能安慰老太太。她依舊煩躁,悲觀,甚至發呆不吃飯。

全家人都為老太太擔心,怕她從此倒下去。為了改變她的壞心情,家裏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想了很多辦法。給她買收音機,推她去公園,陪她說話……但是,這些都無濟於事。

也許黑暗太久了光明就出現了,也許寂寞本身就是一味藥。一天,在兒子、兒媳上班的時候,老太太一人在家摸索著剝了一小筐花生米。又有一天,她把家裏的幾隻髒油桶給刷得幹幹淨淨。兒子、兒媳從外麵回來,見老太太坐在那兒嘴角破天荒地掛著微笑,他們既驚喜又不知該說些什麼。不讓她做吧,她從勞動中得到了喜悅,讓她做吧,她年齡又那麼大。最後兒子、兒媳采取既不鼓勵也不阻止的態度。每當老太太做完一件事後,兒子、兒媳就向她表示感謝。有一次,老太太把孫子的一件新棉襖當做舊的給拆洗了,兒子、兒媳也是這麼做的,向她說謝謝,說給家裏幫了那麼大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