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氣炎炎燒天紅。
一陣清風穿過小樹林,來到一片正爭芳奪豔的荷塘間。清風還沒有來到之時,水旁的樹間,知了已經拚命的叫了很久。這叫聲分明是在襯托盛夏的炎熱。荷塘的中間是一個八角涼亭,本來應該是個避暑和戀愛的好去處,怎也耐不過三伏的暑氣,卻找不見了一對對的人影兒。站在塘邊遠遠向亭中望去,似乎是在空氣的推拉中左右搖曳不定。水中稀稀拉拉的幾條小鯉魚仰著頭,吃力地張著一張張大嘴巴,使勁呼吸著。看樣子,總算要有場雨洗滌一下了。
這就是蜀都大學的一個角落。
亭中雖然沒有情侶出雙入對,但卻有一個學生打扮的青年在閉目打坐。
隻見他穿著一套上身白,下身藍的大學校服,眼睛架著一副半框眼鏡,容貌極其普通,在大學校園裏麵一拉一大把的麵容。標準的大學生模樣。雙腿自然盤結,兩手結成一個不知名的法印,看樣子已經入定了很長時間了。
炎熱的氣候侵襲到了每一個角落,卻似乎並沒有影響到他。
他叫做王越,是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的一名大二的學生。
他現在所修習的,乃是時下流行的一種養身方法。說白了,其實就是佛家打坐的基本動作。
去年剛上大學的時候,花了800元參加了學校附近的一個佛教協會舉辦的禪定培訓。從此,王越便愛上了打坐入定。別人學習打坐,無非是精神不能集中,身體表現羸弱,以此強身健體而已。而王越則不然,他開始越來越認真了,這一認真不要緊,連王越自己也再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因此踏入丹道的行列,引出一大堆的故事來。
一起同學的人,掌握了打坐的基本要領,學了幾個動作,念了幾篇經文,便自行練習,覺已知足了。而這個修習班也隻是重其行而不重其意,充其量也不過是個打坐常識培訓。
王越一開始也是這樣,但後來一句話改變了他的所有行為和想法。王越是學中西醫的,自然會接觸一些中醫古籍。這句話就是《黃帝內經》中的一句話:“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王越在一次入定的時候,腦海裏麵總是浮現出這句話,並且有一幅山河巨圖共同浮現在腦海中。他反複咀嚼著,“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既然如此,我本源自天地,那我就溶於天地。
王越發現,這樣一冥想,原本的雜念,頓時煙消雲散。並且原本打坐完渾身酸痛,需要活動來舒活筋骨的感覺也頓時杳無蹤跡。原來打坐在於入定,而不在於形態姿勢。
又過了一個月,王越又發現,雙腿其實用不著呈交叉雙盤結式,隻要兩腿自然盤結,身體放鬆,維持平衡就可以了。打坐打坐,隻需坐下即可,坐下即為放下,放下方能冥想。
幾個月下來,王越覺得雖然也談不上多大的收獲,但是精神的確是好多了。他發現自己心靈很容易沉寂下來,從而不斷的在腦海中湧現出很多的念頭,而這些念頭卻也從來都是井然有序的在腦中出現。他發現自己清明了很多,貌似重新開啟了靈智,突然知道了很多事情。其實這些事情也並非憑空出現的,隻是他心思沉靜下來,念頭直達腦海深處,將以往經曆所看的東西全部挖掘了出來。
這就象是弗洛伊德描述的人的大部分思維隻是處在意識狀態,而意識狀態隻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意識是處於前意識甚至是無意識的狀態。而王越現在就開始在挖掘他的前意識狀態了。
打坐了大半年,王越覺得身體比以往的確大有改善。晚上不管多晚睡覺,隻要第二天入定15分鍾,所有疲勞感煙消雲散。身體也總覺得神清氣爽,動作靈活,隱隱有寒暑不侵的感覺。
這天,王越又開始在涼亭中打坐了。畢竟打坐這事兒在現在的都市校園裏看著的確是一件不倫不類的事情,王越自然也不大願意處處招來口舌之議,向來也是明智的尋找一些盡量不會有人的地方。平時的涼亭是情侶們的好去處,而蒸籠一般的西南之夏,卻把這裏變得格外清淨。王越倒是不擔心這裏的暑氣,卻在入定當中使勁的呼吸著周圍泥土和荷葉的芬芳。
終於,他睜開了雙眼,頓時一張炯炯有神的眼睛隔著眼鏡呈現了出來。他站起身,四處打量一下,似乎可以看穿周圍的一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