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明已經被張遠說服了,原本部隊的訓練就是由參謀長負責,可現在張遠說的是實話,也是目前最好的工作方法,既運輸了物資,又能鍛煉部隊,那何樂而不為呢?

“行,你安排吧,大源的守衛工作就交給我了。”

趙天明主動負責起大源的守衛工作。

大米白麵每袋50斤,用背帶捆綁起來背在身上,加上步槍彈夾等作戰裝備,總負重30公斤左右。

張遠也和他們一樣的裝備,他站在隊伍前麵說道:“同誌們,部隊需要鍛煉才能訓練出鋼鐵的51部隊,鋼鐵的部隊鋼鐵的意誌鋼鐵的漢,平時多流汗戰時才少流血。

現在五公裏負重武裝越野,目標,玉瑯峰,開始!”

張遠在部隊前麵開始跑起來不,並不時的喊起口號: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大家跟著喊: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張遠的後世曾經曆過蛟龍突擊隊的魔鬼訓練的,那可是負重四十公斤二十公裏的武裝越野呀,這才30公斤五公裏,那還不是輕鬆拿捏!

跑了兩公裏之後,老紅軍還好,部隊在打仗的時候經常跑,而新戰士就開始有點氣喘籲籲了。

張遠在隊伍旁邊放慢腳步邊跑邊喊道:“注意呼吸,把腳抬起來,跟上步伐!跟著口號跑,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喊起來!一二三四!”

隊伍的氣息為之一振:“一二三四!”

隊伍總算在跌跌撞撞中跑完了五公裏,也到了玉瑯峰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洞前。

把所有的大米白麵解下來堆放在山洞裏,留下一個班的輕傷員負責看守,張遠帶著隊伍往大源跑。

“才五公裏就跑不動了?我隔壁家八十歲的小腳老太太都跑得比你們快!

怎麼?不服氣?那就跑起來啊!半個小時還沒跑到駐地的人,沒有飯吃!跑起來!不想吃麵包嗎?!”

所有人聽到半小時沒回到大源沒有飯吃,這怎麼行,立即爭先恐後的跑起來。

而張遠更是加快了腳步,飛一般超越一個又一個人,就連號稱飛毛腿的通訊班班長陳飛也隻能跟在張遠後麵吃灰。

張遠第一個跑回大源駐地,趙天明已經準備好了二十架獨輪車,每台車上已經捆好四袋大米白麵,一輛獨輪車兩人,這一次可以搬運四千斤,加上剩餘的人再背一袋,那麼搬運一趟就能搬走五千斤物資!

兩天就搬走一萬五千斤物資,剩下的用來釣魚,那就妥了。

張遠把心放下了一半,行軍打仗,部隊的行動還真不是一拍腦袋就能說走就走的事情。後勤保障是打勝仗的關鍵。

部隊陸續回到駐地,張遠站在哨卡等著,不停的看時間,他真的不把超過時間回來的十名戰士拉到一旁,看著其他人吃飯。

當然,張遠也和他們一樣站在那裏看著別人吃飯。

這十名戰士看著張遠指導員跟他們一起挨餓,心裏的怨氣沒有了,隻有恨自己跑得太慢。

趙參謀長對此沒有發表意見,宋懷仁對張遠則是另眼相待,表示理解和佩服。

早餐過後已經是上午八點多,張遠並沒有立即進行物資搬運,而是開始對部隊進行隊列訓練。

之前的部隊隊列訓練不沒有後世這麼正規和標準,

張遠給他們一一矯正,而且十分嚴格。

戰士們以為隊列訓練很輕鬆,誰知道一點不比五公裏越野輕鬆!

一個站軍姿就讓他們吃盡苦頭,一個小時下來,腿不是腿,脖子都有點僵硬了。

更要命的是正步走,一字一動作,剛開始的時候,半天沒聽到下一個字的命令,一個金雞獨立,累得東倒西歪!

一個字,累!三小時隊列訓練完了之後,還得進行疊被子,內務整理訓練。

這些訓練,趙天明有些看不懂,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訓練,但是張遠的一句話道出了原因:

這是要戰士們時刻保持步調一致,把它烙印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裏,行動起來才有統一的行動,指揮部隊才能如臂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