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白眉仙庭燎雪鼓 黃犢客角掛珊鞭(1 / 2)

詩曰:

寂寂綠窗虛,苑鳥消長晝。

壁劍發寒光,古鶴誰憐瘦。

緬茲字內人,皆昔衣冠胄。

一旦變滄桑,麵目渾忘舊。

甘自獸其形,是必心先獸。

才士振頹波,洗卻乾坤垢。

長嘯亦開顏,莫把雙眉皺。

歸酒對殘編,且爾歌眉壽。

遴毫譜雖傳,野史言無謬。

珊瑚非玉函,聊置座隅右。

話說宋朝熙寧年間,山東青州府樂安縣,有一人姓白名壤號冀光。唐白樂天十四代之孫,年過五旬,官拜監察禦史,在朝治事。家居縣城西街,夫人長孫氏,即無忌之後。止生一子,名引,字雲汲,別號眉仙。芳齡十五,生得風流,不讓王謝,才藻猶過曹甘。奈生性沉僻,不以功名介意,閑則尋花問句,對月拈題。當日就有幾個詩友。一個姓方名侃號端如,一個姓袁名鴻號漸陸,都長眉仙一二歲,亦樂安縣人。餘不盡述。獨二人以年少才華,更覺相得。

一日,眉仙告夫人曰:“家屬市厴,塵囂日逼。南城黃泥堡別墅,乃父親休沐之處。家務既有母親掌管,兒欲往堡墅中修習課業,借野色山光、江風墅月發文心以煥鬥牛。寧不美哉?”夫人許諾。途命侍童婉兒收拾行囊。各色齊備複入室辭母。

夫人曰:“兒此去,用心舉業,勿得浪蕩,寒暑自保,飲食自節,一應薪水之費,我自著人送來。倘住彼幾時,可回家一麵,毋使我懸望閭門。”囑畢,眉仙再拜受命,出門上了一輛車兒。夫人又差四個家人護送。婉兒亦駕車兒隨後慢行,迤邐出城來。此時時是初冬天氣,但見:

朔風颯颯,衰榆落數點黃錢。塞草淒淒,殘筆飄一莖白發。噯噯排陣雁,殺氣橫空,戚戚望弓猿。哀聲遍野驅肥馬,胡塵飛渡玉門關。動悲笳,塞曲傳聞金鼓噪,火焰端擬作畬好。鼷鼠潛蹤,傳狩惟將鷹犬多,兔狐載道。正所謂紅葉初題日,青林早瘦時。

眉仙一路觀景物,不覺喜動顏色。後麵家人道:“相公,前麵小小林子,即堡墅了。”眉仙抬頭看時,果然竹木扶蘇。溪山映匝,兩扇斑竹門兒,半開半掩。一隻純黑小犬,且吠且叫,早有看莊老仆,知小主到來,同老娘出來迎接,遂挽住車輛,替眉仙攬轡。

眉仙步下車來,進門去。一條小街,都用雞卵石砌的。兩旁太湖石玲瓏,宛若生成。中間一帶小小草堂,都是明窗淨幾。傍有二廂,圖書四壁。庭中有一塊大白石,潔淨如玉,四圍可坐數人。傍有青石鼓墩四個,上刻雲鶴盤旋之勢。傍琢連環之式。若白公休沐之日,邀友開樽,則坐此石上。或三春花朝、中秋月夕,亦於此石上寄興留情,故使巧工琢三字於其上,曰:“如意石”。堂後一帶重樓,以便登臨遠眺。樓後一池,中栽菌萏,有金魚數百尾。此時菌萏雖天,日色照耀,金魚戲躍,光彩奪目。其他奇花異草、好鳥佳禽,不能盡述。

眉仙遍玩一番,遂卜所居堂側二廂,原作書室,因白公在朝,封鎖如故。遂下榻於采霞樓上。又命婉兒把樓下三間收拾為書室。措置畢,隨打發從來四個家人回覆夫人去訖。又分付老仆,把園門常閉,不可使閑人混擾。自己閑時亦隻葺理花木,吟詠詩詞。單有平日這些朋友知眉仙居於外墅,都來相訪,若袁漸陸、方端如,往來尤數。自此騷客詩人,接踵而至,把一個黃泥堡,竟為文墨之邦了。

且說白公在朝為禦史。神宗方以王安石為相。欲行新法。百官都逢迎取合,獨白公上一本。大意治國之要,以禮樂刑政為先。然在先王已明著版圖,迨後世宜守循軌轍。雖師相責難於君,欲致唐虞之治,然堯舜原隻無為,何必紛紛變革,眩斯世之耳目乎?這本一上,安石欲行貶逐,但新行政教,不可顯斥言臣,遂付之不問。

白公見不準其疏,遂告老求去,且喜準其致仕,遂微服輕車,即日就道。不幾日到家。眉仙於墅中知父親歸家,即回來候問,並詢致仕之由。白公細述一番,又道:“當此之世莫想幹策當途,縱博得一頂紗帽在頭,反成騎虎之勢。何則?蓋固寵慕祿之輩,必脅肩諂笑,取媚苟容不已,必為之鷹犬、為之爪牙。雖得誌於一時,實遺臭於萬世。倘稍知進退廉恥,略自修飭,必致獲戾,輕則貶逐,重則誅夷。寧不痛哉?聖人雲: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旨哉斯言也。”

眉仙聽說受命,從此絕不以功名為念。越數日,拜辭白公與長孫夫人,複往堡野中去。此時隆冬天氣,凜冽異常。一日冷極,眉仙坐於書室中,命婉兒燃獸炭於紅爐,暖鬆醪於碧缶。正飲之間,隻見彤雲密布,淡霰輕飄,少頃花飛六出,鋪滿四郊。眉仙此時酒興方濃,詩隻複熾,送援筆成七言排律一首。

詩曰:

靄靄彤雲天幕堙,六花妝點隔年春。

霜刀碎剪銀河水,風碾勻飛玉屑塵。

江上尋梅難覓伴,樽前吟絮孰相親。

徒憐一夜青山老,卻笑千門白屋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