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風信雞的幸福家庭(下)(2 / 3)

你家是幾口之家?爸爸媽媽、兄弟姐妹還有爺爺奶奶都有些什麼特點呢?抓住家裏每個成員最突出最典型的性格特征,用文字描繪出一張全家福吧。

珍寶展示1

瞧這一家人

浙江夏蓉蓉

我家有個“人”物鏈:我爸怕我媽,我媽怕我小弟,小弟自然怕姐姐,我呢,卻怕媽媽,因為媽媽平時可嚴了。嘿!要不怎麼會“女人是老虎”呢?不過我不是。

我家每天要不吵上幾回小架就不算熱鬧。這不,晚上一家人為了看各自喜歡的電視又吵了起來。

“嗚……媽媽,姐姐不讓看孫悟空,嗚嗚……”弟弟又哭著向媽媽告狀了,我呢,則在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著“幸福快車”。媽媽忙過來哄弟弟:“乖,別哭了,媽媽給你去評理!”我一聽,忙過去連連求饒:“別別別,我讓你不就是了嗎?我讓你不就是了嗎?”說著,拿起遙控板按到了“孫悟空”。弟弟趁機向我做了一個鬼臉。我見了,既不甘心,也無可奈何。可等媽媽一走,我的氣焰又來了,一把拉過弟弟:“你敢告狀,膽子可真大,快看‘幸福快車’。”弟弟也無可奈何,隻得聽我的。我怕他又去告狀,便唬他:“你告!告狀的人可要被老虎吃掉的。”弟弟這才慌了,隻得回房去了。這場“戰事”總算平息,我是獲勝者。

該爸爸他們開始“交戰”了,爸爸又是一大堆道理:“你呀,就知道看電視劇,也不關心關心國家大事,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雖在陋室中,卻聞天下事’,可你……”“你什麼呀你,少跟我來這套,什麼家事國事天下事,你有沒有管過家裏的飯事菜事碗筷事?想看新聞,可以,明天你做飯。別以為有那點初中文化就了不起,當年我讀小學時還是學校的大隊長呢!……”媽媽也開始吹牛了。

爸爸成了媽媽的敗將,沒辦法,也隻得悻悻地跟媽媽看電視劇去了。

哈,怎麼樣,我家不錯吧?其實一個家少了甜不行,少了高興也不行,少了小吵小鬧更不行哦!

問一問你在家裏最怕誰?誰又怕你呢?是不是也是一副這樣的“人”物鏈?

珍寶展示2

我的一家人

山西肖寵

我生活在一個溫馨的家庭,組成這個家庭的成員是我、哥哥、媽媽和爸爸,我就來一一介紹吧!

愛看書的我

我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女孩子,因為這,書便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每當拿到一本好書,我便會如饑似渴地閱讀它,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因為愛看書,我還闖了一次禍呢!記得那次,媽媽上街去買菜,叫我把飯煮一下,我正在看《語文趣味故事一百則》,便漫不經心地答應了。等媽媽回來後,看到的卻是空空一片。我便是這樣一個愛看書的人,愛書中的令人深思的寓意,愛書中曲折離奇的故事。

嚴厲的哥哥

我的哥哥是一名高中學生,他對我的學習可嚴厲啦!每次考試前夕,他就督促我複習。除了複習功課外,他還給我出一份題型靈活的試卷,使做試卷由一種負擔變成一種娛樂。.平常他每天晚上都要檢查我的作業。如果我做錯了,他便會眉頭緊鎖,緊接著,便是一陣講解,儼然是一位大人,不過這要比“棒棍法”奏效多了。這就是我的嚴厲的哥哥。

頑童似的爸爸

我的爸爸不像大人,卻像個“頑童”。有時,我按了半天的門鈴,卻沒有人開,便靠在了門上。這時,爸爸便悄悄打開門,我控製不住自己,就會倒在爸爸準備好的軟墊子上,我就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爸爸便也笑了起來。我的這種頑童似的爸爸恐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了,你羨慕我嗎?

愛嘮叨的媽媽

我的媽媽很善良,可就是有點讓我受不了:愛嘮叨。每天早上,我一起床,耳邊就響著一陣陣聲音:“快點,別拖拉!”“這件衣服沒穿好。”“快點洗臉,別遲到了。”一天天,都是這些聲音陪伴我度過的。“媽媽真愛嘮叨。”這是我對媽媽的“最佳結論”。可是,經過年年歲歲的生活,我漸漸懂得了,這不正體現了媽媽對我的關心嗎?

這就是我的一家人,每天都演奏著一曲既和諧又快樂的生活交響曲。

說一說真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啊,你的家人是什麼樣的呢?描述一下吧。

珍寶展示3

書迷門第

河北霍芬霞

說我家“書迷”多,一點不錯,聽,我媽又對我們這些“書迷”發火了。

“這頓飯還吃不吃?書、書,書要是能當飯吃,幹脆把我這個‘服務員’辭掉算了。”媽媽的發火是有道理的,我們這些“書迷”讀起書來忘記吃飯,可不是一次兩次的事。媽媽文化低一些,不大讀書,沒入我們這“書迷”之列,要不這“服務員”叫誰當呢?

“這就吃,這就吃。”正在忙著查閱資料的爺爺從書堆裏抬起頭來,推了推老花鏡抱歉地說,但手裏並沒有丟掉他那些“谘詢目錄”。我爺爺是個“老書迷”了。解放戰爭時期他南下行軍打仗,幾千裏路也沒把書輕裝掉;轉業地方工作,工資大都用來買書;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為國家“擔擔子”回鄉,擔子裏仍然是書。爺爺讀書多,村裏人向他詢問的問題多,爺爺的小書屋便成了“義務谘詢處”,所以忙得不可開交,常常顧不上吃飯。

爸爸呢?是個“大書迷”。爸爸童年是在爺爺下放的“特困”時期度過的,沒有條件上學,但卻“迷”上了書,挖野菜時讀,拾柴時讀。有一次,他讀著書到地裏摘豆莢,卻又讀著書轉了回來,被人們傳為笑話。但他自學大學畢業,工作上成績突出,還上了電台,上了報紙,可以說,是我家這“書迷協會”的“知名人士”了。他現在是教師,一大早,就抱著一摞書“像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早忘記吃飯了。

哥哥和我是“小書迷”,我們兩個是“競爭對手”,可是,據我“偵察”,哥哥已經讀過幾個“大部頭”了。今天,這個星期天我想趕一趕,但看到爺爺手裏的“活”多,媽媽又催著吃飯,我就來幫爺爺查資料。爺爺的書,我也讀了不少,所以,一會兒我就幫爺爺查完了。爺爺笑眯眯地誇我:“我這小孫女呀,真是咱這書香門第的後起之秀。”我做了個鬼臉說:“人家說咱們是書迷,我看咱家應該叫‘書迷門第’。”爺爺聽了哈哈大笑:“對,對。是‘書迷門第’,是‘書迷門第’。”

正在氣頭上的媽媽聽了繃著臉說:“你們都‘迷’去吧,我這個‘打雜的’不幹了。”說完,一甩手走了。

今天中午,隻好由我和爸爸來做飯了。飯菜擺在桌子上,我連喊了幾聲“媽媽”,沒聽見回答。我推開臥室門一看,媽媽正抱著一本《家庭知識大全》一字一句地看得出神呢。我悄悄地走到媽媽麵前,對著她的耳朵說:“媽,您成為咱家‘書迷協會’的正式會員了。”媽媽一抿嘴笑了,風趣地說:“誰讓咱家是‘書迷門第’哩。”

讚一讚連“服務員”媽媽也捧起了書本,這一家人真是名副其實的“書迷門第”。

話題83:風波

你的家裏鬧過什麼風波嗎?在學校裏同學之間可能有時會有點小矛盾小摩擦,或者一時玩興大起大鬧教室,引發了一場風波。最後都是怎麼解決的呢?

珍寶展示1

家中的“鬧賊”風波

廣東林佳懷

早晨,我和弟弟剛起床,就被媽媽審問。媽媽笑眯眯地試探我們:“是誰吃了桌上的餅幹?”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弟弟搶著說:“我可沒有,別冤枉好人喔。”媽媽似乎有點兒不信,因為弟弟是家中的小饞貓,如果餅幹不是他吃的,那會是誰呢?

我來到桌邊,隻見滿桌都是餅幹屑,我想:人有可能吃得這樣嗎?該不會是老鼠吧。頓時,我注意到桌邊的一排腳印,看樣子,果真是老鼠……

當晚,爸爸就買了鼠藥,全家準備展開一場大戰。

鍾裏的音樂響起,已經12點了。我們一家都躲在大電視機後麵。不一會兒,隻見從廁所裏探出兩個尖尖的、黑溜溜的小腦袋。我和弟弟激動起來,爸爸打了一個手勢,意思是要我們安靜下來。

兩隻“小賊”鬼鬼祟祟地爬上桌,走到一個香噴噴的麵包邊(已經放了鼠藥)。一隻老鼠捧起麵包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另外一隻老鼠似乎發現了什麼,在桌上聞來聞去。

過了片刻,一隻老鼠因為吞下了毒藥,開始掙紮起來,還一邊嘰嘰地叫著。另一隻老鼠知道不對勁兒,立刻就逃。哪有那麼容易,爸爸衝了上去,用大掃把朝老鼠拍打。老鼠命大,沒被打死。它跑到客廳,我、爸爸、媽媽拿著掃把拚命地追打它。老鼠個頭小,鑽來鑽去,我們總是撲個空。弟弟拿著“殺蟲劑”不停地噴。但很顯然,老鼠不怕它。我就不信我們一家四口還打不死一隻老鼠。我拿起掃把等老鼠停住不跑時,猛地一拍,結果一個杯子從桌上滾了下來,“嘩啦”一聲碎了。

大約過了10分鍾,老鼠累了,我們也累壞了。老鼠停了下來,弟弟趁機用掃把一拍,老鼠很快就不動了。看來,隻有“小饞貓”才治得了老鼠。

老鼠死了,可是滿屋狼藉。

以後,我家養了一隻真正的貓,再也不會“鬧賊”了。

樂一樂看這一場“人鼠大戰”打得多激烈,多精彩呀。

珍寶展示2

青蛙的風波

廣西文曉蕾

打開相冊,你會看到一張照片,上麵有個小女孩在歡笑,而臉上卻掛著淚珠——這裏麵有令人難忘的故事。

記得那天下午,我正在寫作業,媽媽買菜回來,拎著一串青蛙,還說:“今天有好菜了。”

媽媽要收拾青蛙了,我上前阻止:“媽媽,青蛙是有益的動物,您放……放了它們吧。”媽媽又好氣又好笑地說:“放了?放了那五元錢不就等於打水漂了嗎?”見媽媽無動於衷,我氣呼呼地,想起那串可愛的青蛙,想到等待著它們的悲慘命運,我一個箭步衝上去,拎起拴著那青蛙的繩子就跑。不管媽媽在後邊喊什麼,我根本不聽,一口氣就跑到了藕塘邊。小青蛙們自由了,它們昂著頭呱呱叫個不停,像是在對我表示感謝。

回家的路上,我覺得好像行人都在用讚許的目光打量著我,我覺得好像今天的陽光也比平常明亮。可快到家的時候,我開始害怕了,估計等待我的將是一頓責罵。

出乎我的預料,一進家門,我驚呆了:桌子上擺滿了美味可口的飯菜,桌邊坐著爸爸媽媽。他們見我進來,一同唱了起來:“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歌聲使我恍然大悟。媽媽站起身來說:“我向女兒保證,以後再也不買青蛙了,並把這保證作為生日禮物獻給可愛的女兒。”

我衝上去,一把抱住媽媽的脖子笑了,而剛才還在眼眶裏強忍著的淚水一下子湧了出來。就在這時,隻聽“哢嚓”一聲,相冊中留下了這難忘而又值得回憶的一幕……

讚一讚小作者以實際行動表明自己保護益蟲的決心,真是值得讚賞。

珍寶展示3

吐痰風波

上海汪明於

5月31日下午,四叔帶我上街去買食品。四叔在食品店買了些東西準備帶我回家。

我們在車站等車,不一會兒,汽車從遠處開過來了。我們正準備上車,忽然四叔咳嗽了一聲,隨口把痰吐在了地上。我立刻想到:在學校裏老師經常給我們講,要養成不隨地吐痰的好習慣。今天自己家的人隨地吐痰,我應該對他進行“教育”。

於是,我一把拉住四叔的手說:“四叔,慢!”四叔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急忙問我:“為什麼?”我指了指他吐的痰說:“您看,您看!”四叔對痰瞅了一眼說:“我當出了什麼大事了呢!一口痰有什麼要緊,快上車!”我說:“不行,不行!”我拉住四叔的手不放,“嘟”的一聲,汽車開走了。

四叔很不高興地說:“哎!我的小祖宗,吐一口痰有什麼要緊?真是大驚小怪!”“難道您不知道,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萬?”“我沒有傳染病!”四叔有點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