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古鼎齋(1 / 2)

“古鼎齋”的錢掌櫃拿出一幅蘇東坡的書法作品擺在了櫃上,柳逸玄將字拿來細瞧,果然是東坡的一首詩,內容是:

行遍天涯意未闌,將心到處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嚴》已不看。

欹枕落花餘幾片,閉門新竹自千竿。

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

落款為:“眉山蘇軾贈惠山僧惠表,元祐八年十一月初六。”

柳逸玄雖然沒有他爺爺那般的火眼金睛,但多少也是北大考古係出來的,對蘇軾的書法雖然研究不多,但也常聽他爺爺念道。

蘇軾的行書,除了行筆流暢豪邁之外,用墨十分厚重,從不吝惜筆墨。再者,蘇軾的書法作品無論是行書和楷書,字裏行間會透露出一股天然的稚氣,仿佛是小孩子的筆法一般,這也跟蘇東坡內心單純和豪放不羈的性格有關。

然而北宋末年天下盛行“蘇、黃、米、蔡”四種字體,效仿和臨摹的人遍地皆是,《水滸傳》中就有“聖手書生”蕭讓偽造蔡京家書以假亂真的情節。

柳逸玄看到眼前這幅字雖然在用墨和布局上大有蘇公風範,但缺少幾分天然之氣,他雖沒有十成把握斷它為贗品,但也有八分勝算,不過古董行裏又有古董行的規矩,你可以不買,但不能明說那是假貨,因為許多人都還指著它來混飯吃呢。

“嗯,不錯,不錯!”柳逸玄拿著條幅點頭稱讚。

錢世良笑道:“這是東坡居士在惠州留下的墨寶,小的也是從一位嶺南商人那裏得來的,嘿嘿,還請公子辯個真偽!”

柳逸玄笑道:“錢掌櫃自然是火眼金睛,何用在下來辯真偽!”又說道:“隻是我出門太急,並未帶足銀兩,再說,我那陋室空堂恐怕也配不上這蘇東坡的墨寶啊!”

錢掌櫃一聽這話,心裏估摸著柳逸玄已經認出這幅字是一件贗品,又聽他說沒有帶足銀兩,也就沒有再勸他,自己隻好收了字畫放回櫃子裏。

這時升官的那位本家親戚從門外收賬回來了,看到升官便忙來招呼。這位夥計姓徐,因在家排行老四,人都喚他“小四”,比升官年長一歲,在這店裏當個跑腿的夥計。

“升官!你怎麼在這兒?”小四問道。

“我是陪我們公子來的,來,我跟你引見一下,這就是我們家公子!”升官高興地要幫小四引見。

徐小四忙施一禮,“小的徐四兒,拜見公子爺!”

柳逸玄笑道:“不必多禮,升官跟我說起過你,所以我們就來這店裏看看!”

小四見到升官能幫自己給店裏攬來生意,心裏倒也高興,又問道:“不知公子爺可曾看到什麼中意的玩意兒沒?我們這店可是咱們東城有名的古董店!”

升官道:“行了,你就別吹了,我們公子今天來是要打聽一幅畫的,就怕你們這兒沒有!”

錢掌櫃聽到這話也來了興趣,忙走到櫃台前麵問道:“不知柳公子要打聽一幅什麼畫?”

柳逸玄笑道:“實不相瞞,在下今天確實為一幅畫而來!”

“哦?不知公子說的這幅畫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啊?”錢掌櫃問道。

“翰林書畫院張擇端的畫作,錢掌櫃可有耳聞啊?”柳逸玄問道。

“張擇端?”錢世良仔細在腦子裏搜索了這個人,說道:“張擇端,小人倒像有些耳聞,隻是宮廷裏的書畫多是給皇上把玩,或是賞給有功之臣的,民間倒是少見。”

“哦,原來如此,不知錢掌櫃對這位張翰林的事跡可知一二?”柳逸玄想打聽一下這個張擇端的下落,按照推算,他這會子還沒死呢,若是能見到他本人,就可以弄清楚畫上的殘缺之謎,也算替他爺爺了了一樁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