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天氣晴間多雲,東南風二到三級。
黃河北岸的牛家村,顯得比平常多了幾分忙碌,除了本地的漁民之外,村子裏又多了許多神秘的生人,這些生人五步一哨,十步一崗,顯然讓這牛家村變成了軍事重地。
柳逸玄將指揮中心定在了牛二家的院子裏,因為這裏離村口不遠,方便觀察村子外麵的動靜,萬一出現什麼變故,也好隨時隨地脫身。
自打昨夜從鯉魚灣回來之後,柳逸玄就一心盤算著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既能保證自己手下弟兄的安全,又能順利盜走金兵的手裏的漁船。
由於船隻眾多,他手裏隻有一百多人,要想一夜之間把一千條戰船運到對岸,談何容易。然而當他轉念一想,這附近的村民各個都是打魚的好手,如果能讓他們出手相助,這事情可就簡單多了。
於是,柳逸玄讓牛二挨家挨戶通知,凡是家裏有成年男子的,都到牛二的院子裏來開會,同時又讓手底下的弟兄把守住村子的各個路口,仔細警戒,不允許村民隨便出入。
各位村民聽到牛二的通知都紛紛往牛家的院子裏趕來,牛二媳婦起初還拿出茶碗茶壺,打算給這些難得來自己家一回的街坊四鄰們端茶倒水,可後來一見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一時恐怕也招待不過來,就不再忙活。
一時間,牛二家的院子裏人滿為患,不光是那些成年男子都過來了,就連一些婦人孩子也跟著過來看熱鬧,聽說村裏來了幾個當官的,大家一時好奇,紛紛要爭著來看。
牛家村裏的人難得聚得這麼齊全,什麼“三叔公”、“二大伯”的都來到了現場,大家相互打著招呼,又把張家長李家短的話題閑聊了起來。
柳逸玄喚來身邊的牛二,“牛二,你們村誰是裏長?還有哪些有身份的人?都給本官引薦一下!”
這牛二難得在村裏人麵前露臉一回,早就高興的屁顛屁顛的,連忙帶著柳逸玄來見本村的裏長和長老。
“這位是俺們村的裏長,他叫牛保,小名叫二蛋!”牛二嘻嘻的說道。
這裏長五十多歲的樣子,個頭不高倒也是顯得精神,兩撇小胡子長在嘴角,成熟老道中還帶著幾分滑稽。這裏長聽見牛二連他小名都叫出來了,又氣又惱,惡狠狠的瞪了牛二一眼。自從他當上裏長之後,還從來沒人敢當麵叫他的小名,要不是當著幾位官員的麵,他早就把牛二臭罵一頓了!
“哦,你就是裏長是吧,失敬失敬!”柳逸玄連忙拱手見禮。
“不敢不敢,聽牛二說,您是朝廷來的軍差,一時失迎還望大人恕罪!”這裏長倒是為人和善,見了柳逸玄施禮,也忙來回禮。
“牛裏長不必客氣,實不相瞞,本官這次是微服前來,未敢私自公開身份,多有打擾,還望裏長跟村民們好生解釋一番!”
這牛保將柳逸玄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他談吐不俗彬彬有禮,絲毫不像以前見過的軍官那樣粗魯野蠻,一時心裏也不再畏懼。
“自從金人來了之後,俺們都翹首盼著皇上能發兵把這些金人趕走,這回大人來了,是不是要和金兵打仗啊?”牛保問道。
柳逸玄見牛保來問,想必村民們也想知道實情,於是柳逸玄又轉身對大家說道:
“各位鄉親!這次本官渡河就是為了跟這些金兵打仗,目的就是讓這些北方來的蠻子從我們的地盤上滾蛋!本官承諾,凡是幫助大軍渡河的村民,等趕走金兵之後,必將各家的漁船歸還,你們以後就可以繼續到黃河裏打魚了!當然,誰要是給金人賣命,敢走漏了風聲,本官也絕不客氣!”
村民聽了這話,也是又喜又憂。喜的是皇上終於鼓起了勇氣,派人要跟金兵打仗,如果真像眼前的這位大人說的那樣,將金人趕回老家自然是好事一樁。憂的是大宋軍隊沒打過幾回勝仗,幾次喊著要收複失地,結果割讓出去的更多,誰知道這回是不是雷聲大雨點小,要是再打了敗仗,遭殃的還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