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錯哦,看來你平時一定很注重生活質量吧?”
場景二:
A:“你平時都喜歡做什麼?”
B:“聽音樂,看書,健身。”
A:“我也喜歡聽音樂,你喜歡什麼風格的?”
場景三:
A:“你平時都喜歡做什麼?”
B:“聽音樂,看書,健身。”
A:“聽著很不錯,那你喜歡遊泳嗎?”
這是日常聊天中最常用的三種聊天模式。場景一中運用的是上推。上推指的是把對方所講述的話題進行總結、歸納的一種思維方式。例如場景一中當A說喜歡聽音樂、看書、健身時,B說:“看來你平時一定很注重生活質量吧?”其實這裏麵隱藏了這樣一種思維模式:喜歡聽音樂、看書和健身的人往往是注重生活品質的人。
場景二中運用的是下切。所謂下切,可以簡單理解為抓取關鍵詞進而延伸話題。例如場景二中,當A說自己喜歡聽音樂時,B接著這個話題講了下去。
場景三叫平移,這種是最簡單的,顧名思義就是轉移話題。當對方的話題自己不熟悉或不喜歡時,可以從相關話題入手來轉移話題,從而將話題轉移到自己熟悉的領域去。
這三種模式是NLP(神經語言程序學)領域中最基本的三種人際溝通模式。不過一次良好的溝通,不是隻用其中一種方式即可,而是應該將這三種模式交替使用。以谘詢師為例,谘詢師往往深諳這幾種聊天模式。在麵對客戶時,谘詢師既要通過上推高度概括客戶的問題,獲取客戶的認同,又要通過下切引導客戶,幫助客戶打開思路。如果遇到僵局,還要運用平移轉移話題。
知識小鏈接
很多男孩在和女孩聊天時都會有這樣的體驗:選擇的話題沒錯,而且女孩也願意聊天,可總是聊著聊著就“聊死”了,尤其是當自己說“多喝熱水”的時候。
在一項調查中,調查人員詢問一些女孩,問她們最討厭男孩說什麼,結果在諸多詞語中“多喝熱水”榮登榜首。這種情況在戀人之間更為明顯,當女孩說肚子痛時,最討厭男孩說“多喝熱水”。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肚子痛就要多喝熱水是典型的上推思維,與此類似的還有“晚安好夢”“早點回家”“注意安全”等自我感覺良好的話,都是終結話題的經典模板。其實女孩更喜歡下切思維,她更希望男孩把注意力從問題本身拓展開來,去關心自己的感受。所以男孩在運用上推思維時碰釘子也就不奇怪了。
他隻是太久沒與我說話,一時間不知用哪個話題,雜亂無章。
——亦舒《圓舞》
聊天時大腦一片空白,無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心態原因,一般這類人跟熟悉的朋友能夠聊得很開,一旦遇到喜歡的異性就成了沉默的小羊羔;還有一個原因是本身沒什麼話題可聊,半天憋不出一句話。
關於心態的問題,隻靠嘴上功夫是解決不了的,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本節的“知識小鏈接”中提及。我們這節主要解決第二個問題——找不到話題。找不到話題可能是肚子裏沒墨水,也可能是不知道說什麼。
場景一:
A:“你好,你是哪裏人?”
B:“我是武漢人。”
A:“嗯,我來自北京。”
B:“聽你口音聽出來了。”
A:“你什麼學校畢業?”
B:“武漢大學。”
A:“哦,我是北京科技大學畢業的。”
B:“你做什麼工作?”
A:“我做IT,你呢?”
B:“我做的是金融。”
……
三分鍾之後,結束了對話,因為真的沒什麼可聊的了。
場景二:
A:“你好,你是哪裏人?”
B:“武漢人。”
A:“武漢?武漢臭幹子很好吃,還有武漢熱幹麵。”
B:“熱幹麵倒是可以,但是臭幹子我真心覺得坑人。你是哪裏的?”
A:“我是陝西的。”
B:“陝西啊,陝西涼皮很好吃,還有肉夾饃。”
A:“嗯,不過相對於這些,我還是喜歡吃武漢的一些小吃,可能每天吃家鄉的東西吃膩了。”
……
場景一明顯是那種沒話找話,最後陷入尬聊的場景對話。其聊天模式是這樣的:拋出一個A話題,尬聊之後砸出B話題,然而發現B話題也沒什麼可聊的,之後又拋出C話題……最後實在沒什麼可講的,幹脆結束對話。這類一問一答的聊天方式完全沒有把話題發散開來講,因此氣氛很冷。
場景二中,A、B雙方都對話題進行了衍生。這種聊天方式得益於發散思維,比如提到武漢,自然聯想到武漢的美食——熱幹麵、臭幹子。
至於如何打開聊天話題的思維,這裏有3個小方法。
1.拆字法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給一個很久沒有聯係的朋友發了一條信息:“最近怎麼樣?”對方回複了這樣一句話:“你怎麼突然想到我了?”這時就可以進行拆字,把這句話拆成“你”“突然”和“我”。接著你可以針對這些字、詞加以拓展延伸,進行回複。比如針對“我”這個字,你可以回複:“沒想你,隻是想你家的毛毛(寵物名)了。”再比如針對“突然”這個詞,你可以這樣回複:“沒有突然啊,昨天吃臭豆腐時還想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