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再懶也要堅持做好基礎護理一(3 / 3)

紫外線的分類根據波長的不同,紫外線可分為: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短波紫外線UVC,其中,由於UVC—般會被臭氧層吸收,不能到達地麵,所以,防紫外線主要防止UVB的照射,而UVA的預防,則是肌膚不被曬黑的保證,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區別對待。

需要防護的紫外線UVA波段波長320~400納米,穿透力很強,其中超過98%能穿透臭氧層和雲層到達地麵,並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折射進室內,透過肌膚表層直達真皮層,加速黑色素的生成,使皮膚變黑,同時還會破壞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導致皮膚過早衰老、鬆弛。

UVB波段波長275~320nm,其中大部分被臭氧層所吸收,隻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麵。UVB紫外線能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維生素D的形成,長期或過量照射會令皮膚曬黑,並引起紅腫脫皮。

二、認識防曬霜的參數指標選購防曬霜時,上麵往往都會寫有SPF15、SPF20、PA++、PA+++等係數,這些係數和防曬霜的防曬效果息息相關,當然不能盲目選擇。首先要清楚它們的含義,才能做出最適合肌膚的選擇。

SPFSPF值,即有效抵抗“UVB”紫外光效果的防曬係數,是指防曬品所能發揮的防曬力髙低。SPF值越高,防曬時間越長。含SPF的防曬品可有效隔離“UVB”,防止日曬後引起肌膚灼傷、紅腫發炎、變黑等傷害。當然,皮膚承受日曬的能力因人、因時而異。一般情況下,一個沒有任何防曬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陽光下20分鍾後皮膚會變紅,而當她采用SPF15的防曬產品時,表示可延長15倍的時間,也就是在225分鍾後皮膚才會被曬紅。因此挑選SPF的數值時,最好根據陽光強烈度以及戶外時間長短來選擇。

SPF1=有效防曬時間為15分鍾SPF15=15X15=225分鍾(3小時)。

SPF30=15X30=450分鍾(7小時)SPF40=15X40=600分鍾(10小時)。

PAPA值是對紫外線A光防禦能力的標準。通常依防曬效果,可分為PA+、PA++、PA+++,+號越多表示防禦能力越強。其中一個“+”表示可以延緩肌膚曬黑時間2-4倍,PA+++則表示可延緩8倍以上。所以選擇PA時也要根據光照強度以及肌膚易被曬黑的時間來確定。含PA的防曬品可有效隔離“UVA”滲入皮膚底層,破壞膠原質,防止黑色素積聚及肌膚老化。

防水性防曬產品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那就是防水性能。因為夏季皮膚接觸到汗水、海水、遊泳池水等機會很多,如果防曬產品的防水性能不好或根本沒有,則起不到應有的保護作用。特別是喜好運動以及旅遊的人,一定要認清防曬產品上是否注明具有防水性能。

小貼士雖然選擇SPF值越高的防曬品,可以應對長時間在外的突發情況。但是如果長期塗抹SPF值過高的產品,對肌膚的不良影響日積月累,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要想提高SPF值,就必須增加防曬劑的種類和含量,這在無形中也増加了防曬品對皮膚的刺激性和光敏性等不安全因素。即使不是敏感肌膚,長期塗抹含有高刺激原和過敏原的產品,也會使皮膚出現粗糙、痘痘及瘙癢等症狀。因此,在衡量一款防曬品時,不該片麵追求SPF值,而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

三、防曬霜的正確使用技巧做好防曬是保持肌膚白晳的前提。年年防曬,卻年年曬黑,是防曬產品不夠好,還是對於防曬工作的認識不足?使用手法是否還存在著錯誤?想讓肌膚免受陽光的折磨,就要及時掌握防曬的細節,不留死角。

順肌肉紋理推勻。額頭、兩顛、鼻、下巴分區點上防曬,再由內往外推勻。

頸部由下往上推。脖子利用手掌由上往下滴水不漏推開。

手指V字擦耳際。像比畫“耶”一樣夾住耳朵,在耳周均勻抹上防曬。

別漏掉鼻翼死角。一手將鼻翼掀開後,另一手抹上防曬品。

眼尾以小指輕點。眼尾部分用小指輕輕點上防曬乳。

補強唇周死角。嘴巴張開後,運用中指輕點嘴角。

眉骨再補一層。眉骨上突出的部分,再重複塗抹補強。

顴骨重複塗抹。在臉部最突出的顴骨部位一樣再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