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步步解析裸妝魔法三(3 / 3)

1.提升眼影顯色度用遮瑕膏與珠光米白色眼影提亮上眼瞼:上眼瞼的遮瑕膏要塗抹均勻,使後續眼影更顯色,用米白色珠光眼影在眼窩暈開打底。

2.描畫粉色與棕色眼彩三層平塗營造深邃感:用淺粉色眼影塗抹眼窩,眼球部位塗抹粉色眼影,雙眼皮處用棉棒塗抹蹤色眼影強調出眼部深邃感。

3.描畫雙色眼線上下眼線用雙色:用黑色眼線筆描畫細眼線填補上睫毛間隙,用棕色眼線筆描畫下眼尾1/3部分,最後在眼下輕掃米白色眼影提亮。

小貼士:上妝要點1.粉色眼影如果運用不當容易顯厚重,薄薄塗抹珠光淺粉色,透出細徹光澤,使眼妝更清透。

2.打造裸妝時也不要忽視眼線,用黑色與棕色搭配,細細勾勒上下眼線,自然呈現緊致眼部輪廓。

塑造凹凸有致的紅潤麵頰:提升完美麵容的腮紅妝掌握腮紅、高光與陰影的顏色與形狀,才能修飾臉型的不足。結合恰到好處的暈染手法,是臉頰的色澤更健康。

一、基本工具腮紅腮紅是修飾臉型、美化膚色的必備化妝品。

腮紅可以突出自然紅暈的效果,在顏色上宜選擇用膚色相近的色調,一般說來,白晳膚色該配以溫暖的古銅色或淡粉色腮紅,圓形臉的人可選擇棕色腮紅,以達到顯瘦的效果,而瘦長臉型則可用桃紅色。粉紅色腮紅等使麵部紅潤豐滿。粉狀腮紅是常用類型,其質地輕盈,帶來柔和細膩膚質,一般搭配腮紅刷使用。膏狀腮紅油脂含量高,顯色度和持久度較好,用於定妝前。

高光用於修正臉型,讓臉部看上去立體,輪廓鮮明。

使暈染高光的部位看上去有浮出的效果,高光色一般選擇白色調的,可以含有細微珠光,與肌膚貼合度較好,主要用於鼻梁、顴骨、眉骨等突出部位的提亮。使用刷頭尖端細一些的錐形刷,更容易打理細節部位,刷高光時,輕拂刷頭使光感更自然。

陰影用於收緊輪廊,在鼻側,下領處用柔和的暗色調來營造立體輪廓。

陰影粉一般選擇褐色係、米黃色係或棕色係,顏色要自然一些,且不含珠光。高光粉與陰影粉的顏色要避免過白或過深,即使塗抹厚了,也不會顯得過於突兀,用柔和色調來營造立體感。暈在輪廓線、鼻側、下頜等部位,用暗色使臉部看起來具有收緊感。塗抹時要避免妝感顯髒,用刷頭較大的陰影刷,先調整刷頭用量,用較少的粉末暈染出與周圍膚色過渡自然的效果。

腮紅工具配合不同刷頭形狀、毛質柔軟的腮紅刷或陰影刷可以塑造出自然立體的輪靡。

畫好腮紅的必備品是腮紅刷。斜角刷頭適合營造雙頰的立體線條;大腮紅刷可以輕鬆渲染出自然紅暈;毛尖呈橢圓形的腮紅刷適用於所有腮紅。

腮紅刷圓形的大刷頭可以輕鬆打造出自然、圓潤的紅暈,再用小化妝刷重複塗抹進行調整即可。選擇柔軟的山羊毛,且毛量密集的刷頭,暈染更輕薄、柔和。

修容刷修容刷的刷頭最好選擇呈斜角或尖端細一些的橢圓形設計,用於鼻側、發際線等局部,將修容粉打出自然的暗影效果,修飾輪廓。由於質地偏硬的化妝刷塗抹出的陰影感很不自然,容易出現色塊,所以要選擇刷毛柔軟的修容刷。

二、腮紅修容基本功腮紅的基本類型粉狀(輕盈自然):常用的類型,質地輕薄,帶來柔和細膩膚質;搭配腮紅刷使用,塗抹範圍較好控製。

膏霜狀(滋潤服帖):油脂含量較高,顯色度和持久度較好;搭配海綿塗抹,可以提升延展效果液狀(持久通透):油脂含量少,打造透明紅潤雙頰,妝效持久;點塗在臉頰用指腹塗勻,控製暈染範圍。

腮紅的基本畫法圓潤效果腮紅(可愛的圓形腮紅)微笑時顴骨最高處向周邊呈圓形向外側塗抹腮紅。

選擇粉色、蜜桃色,呈現甜美氣息。

比較適合倒三角形臉、長形臉,使輪廓看起來圓潤、不生硬。

自然效果腮紅(呈現優雅的月牙形腿紅)沿臉頰輪廓先從外向內塗,再呈橢圓形反向暈染的畫法。

選擇自然的米粉色,提升優雅氣質。

比較適合橢圓形臉、菱形臉,從視覺上強調出柔和印象。

收斂效果腮紅(塑造精致輪廓的心形腮紅)微笑時顴骨最高處、太陽穴下方及耳部前側三個位置的包含區域。

選擇瑚色纖深色調修飾臉型。

較適合圓形臉及方形臉,收緊臉頰,使臉型顯得更小巧。

平行效果腮紅(突出健康感的橢圓形腮紅)

沿顴骨輪廓,從臉頰至鼻部呈橢圓形平行塗抹腮紅。

用橘色係打造健康雙頰。

較適合長形臉和三角形臉,使輪廓看起來更富有表現力。

小貼士:上妝要點1.腮紅形狀如何變化,都要顧及到正麵、側麵,隻從正麵看得到的腮紅,會減弱縱深感,側麵也要同時暈出自然紅暈,才能顯現立體輪廓。

2.腮紅形狀越圓,角度越平緩,顯得越可愛;越窄,角度越明顯,則顯得越成熟。

掌握修容的技巧腮紅打造自然紅潤的健康腮紅,掌握“適合的色調”“適宜的位置”“與表情自然融合”是成功的基本要點。

—般情況下,用高光色提亮眼下三角區,薄薄塗_層即可,否則容易顯得底妝厚重,且塗抹範圍不要超過眼尾,否則會使臉型看起來顯大,眼睛反而顯小。

無論哪種臉型,適度暈染,與周邊融合是法則。

1.掌握加入腮紅、高光、陰影的基本區域加入腮、紅區域:從黑眼珠向下的垂直連線,與鼻翼的橫向延長線交彙點是強調臉頰的最高位置,也是腮紅的起始點,由這一點向微笑時顴骨最凸起部位來回塗腮紅是基本方法。

高光區:基本高光區域包括眼下三角區部位及臉部較凸出部位,在視覺集中的高光區加入亮色,可以提升透明度,強調立體感。

陰影區:加入陰影的起始位置,基本位於嘴角與太陽穴連線及顴骨下方凹陷處的交彙點,從這一點開始,向臉周及下頜自然延展開,修飾輪廓。

2.選擇腮紅的基本色調腮紅的基調中,粉紅色調不屬於自然的基礎色調,特別是打造裸妝時,看上去很有好感的粉紅色反而會顯得妝容不自然。而富有光澤的蜜桃色,介於粉色與橘色之間,與肌膚的相容性較好,是不容易出錯的基本色,或用粉色與橙色混合,呈現自然好膚色。

3.腮紅的顔色與印象麵對較多的腮紅顏色,選擇時以呈現健康氣色、與自身肌膚自然融合為原則,還要考慮與妝容變化及所要表現的個性氣質相協調,在化妝時結合希望展現的氛圍來挑選。

粉色:使膚色呈現柔和印象,打造粉嫩蘋果肌。

玫瑰色:顯色度較好,強調華美的成熟女性氣息。

米色:最接近膚色的自然色,營造自然優雅的印象。

珊瑚色:帶給雙頰穩重與緊致感,可作為陰影色使用。

橘色:賦予雙頰明亮色澤,打造富有活力的健康妝效。

莓紅色:凸顯沉穩與血色感,提升成熟女性魅力。

4.腮紅與膚色在臉頰營造白裏透紅的自然紅暈,腮紅色和自己膚色的搭配很重要,否則即使用法得當,也會顯“村紅”,白晳膚色較適合淺一些的粉桃色腮紅;象牙膚色適合珊瑚色腮紅;而偏深膚色則適合明亮的莓紅色腮紅。

5.調整蘸粉量塗腮紅前,用蘸取腮紅的粉刷在紙巾上麵輕輕地打圈,將多餘的腮紅粉末擦拭掉,並使腮紅微粒在刷頭分布更均勻。如果塗淺色腮紅,在手背上打圈去掉多餘粉末即可。

6.臉頰的心形區域將微笑時顴骨最高處、太陽穴下方及耳部前側這三個位置自然銜接,在臉頰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心形區域,按照這個區域在臉頰塗抹腮紅,可以提升自然血色效果與緊致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