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

身體語言比說話更有效

培養良好的說話風度

眼神在交際中的作用

羞澀,最令人心動的表情

溝通中的手勢技巧

衣著形象也是一種語言

優雅是最美麗的語言

體態,展現女人的優雅氣質

在談話過程中優雅的談吐是很重要的,優雅的談吐就像整潔的儀表,會使人覺得十分愉快。

培養良好的說話風度

一個女人說話是否有魅力,直接影響到她是否對對方具有吸引力,也關係到她是否具有良好的人緣,同時還影響到她能否自如地與別人說話,並表現出足夠的自信。一個說話有魅力的女性與人談話時,對方能夠感受到她內在的涵養、氣質,而樂於與她交談。良好的說話風度和魅力會讓女人成為一個語言貴族。

要想成為一個有魅力的女性,首先就必須培養自己良好的說話風度。

所謂說話風度,是一個女人的內在氣質在言語上的表現,是一個人的涵養的外在表現。在談話過程中優雅的談吐是很重要的,優雅的談吐就像整潔的儀表,會使人覺得十分愉快。如果你能習慣運用文雅的辭令,即使偶爾開個玩笑,說些俏皮話,對方仍舊能夠感受到你內在的涵養、氣質,從而樂於與你交談。在與人交談的時候,注意交談的距離是十分必要的。距離過近或過遠都會有失禮貌。距離過遠,會使交談者誤認為你不願意與之接近,嫌惡他;距離過近,稍有不慎就會把口水濺到別人臉上,把口中或身上的異味傳給別人,令人生厭。如果對方是異性,還會使之戒備,甚至被誤會。

當與別人講話時,你的一舉一動都能顯示出你有沒有教養。抖動腿腳或許能緩解緊張情緒,但卻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舉止。它會使人感到你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而且,抖動腿腳還會帶動坐椅一起抖動而影響他人。

在交談中不自覺地撓頭摸腦也是一種不雅的行為。這種不自然的動作既不衛生又顯出你過於拘束或怯場。它能造成他人對你的輕視,認為你缺乏社交經驗,不懂禮貌或不善言談。

在社交場合談話應選擇大家共同感興趣、都可介入方便發表意見的話題。例如天氣、當天新聞、家常瑣事、現場氣氛、環境布置等。不要隻談個別人才了解的話題,以免冷落他人。要想成為一個愉快、備受歡迎的談話對象,你要力求言談準確、清晰、有禮貌、風趣。

交談內容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談荒誕離奇、駭人聽聞、黃色淫穢的事情。應談一些健康的、有益於活躍氣氛、有利於相互溝通的事情。如果談話中發現接觸到對方反感的問題時應表示歉意,並更換一新話題。對於對方不便回答的話題,不要追根問底。

交談時,要盡量讓對方把話說完,不要輕易打斷或插話,以示尊重。

萬一需要插話或打斷對方的談話時,應先征得對方的同意,用商量、請求的口氣,問一聲:“請允許我打斷一下好嗎?”“我提一個問題好嗎?”這樣可以避免讓對方產生你輕視他或不耐煩等誤解。

同別人交談時,態度要誠懇,切忌裝腔作勢,言不由衷;對別人說話中的某些不當、失誤之處,不能嘲笑、諷刺,以免傷了他的自尊心。

交談雖然要真誠,但又不能百無禁忌,對別人不願談及的事應當盡量避開,也要盡量避免提及對方生理上的缺陷、殘疾。

交談中對某個問題發生爭論時,切忌武斷,少用“肯定”、“絕對”、“保證”之詞,應多用“可能”、“也許”、“或者”等語句。

講話要注意分寸,不能麵紅耳赤,感情用事。

交談時如果對方所談內容你不感興趣,話不投機而出現冷場時,不要索然無味地分手,使對方難堪,應該換個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談談。

與別人交談時應該注意時間,要照顧到對方是否有其他事情。如果在夜晚交談,一般不宜談得過晚,應考慮對方的休息和明天是否要早起等情況。

不要喋喋不休,不要太饒舌。有些女人為了表示自己的熱情,遇到人總是喜歡拽住人家說上一大堆的廢話。別人可能為了禮貌,雖然要去辦事,卻不得不硬著頭皮耐心地聽你饒舌,但這會讓對方心裏對你很反感。

不要太清高,不要太矜持。有些女人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總是愛擺出一副與眾不同的架勢,其實這是很容易招人討厭的。別人會認為你太清高、太高傲、太不可一世、太不好接近,於是漸漸地你就會變成孤家寡人一個了,誰也不搭理你。

不要太沉默。有些女性比較文靜內向,往往在人多的地方不太愛說話,顯得比較沉默。這個習慣一定要想辦法克服掉。沉默的習慣,一方麵會妨礙你與別人的交往,另一方麵還可能會引起別人的誤會,以為你瞧不起人。

良好的說話風度,往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同時要注意,你也不要為了風度而風度,結果讓自己反而顯得矯揉造作或搔首弄姿,毫無風度可言。你應該按照自己的個性、身份以及說話的對象和說話的場合,適宜地講究自己的風度。

眼神比言語的表達力更深厚。

眼神,是最富有表現力的體態語,能傳遞豐富的信息和情感。

眼神在交際中的作用

從交際功能看,眼睛是全身接受非語言交際行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可能是在可見範圍內發出非語言交際信息的最重要部位。眼神可以傳達出多種語言信息,它的運用也有一定的講究。

首先,不同的目光可以傳遞不同的含義和信息,而接受信息一方可以通過觀察眼神而了解所發出的信息。這主要取決於瞳孔的變化。一般說,瞳孔的擴大傳達出正麵的信息,比如表示愛、歡喜或興奮。相反,瞳孔的縮小則傳遞出負麵的信息,比如表示消極、戒備和憤怒等。研究表明,當某人極度興奮激動時,他的瞳孔就會擴大到它正常大小的四倍多。反之,某種憤怒或消極的態度能使他的瞳孔縮小到人們稱之為“蛇眼”的程度。有經驗的經商者,可以根據對手的眼神而知道其對貨物是否有興趣,從而決定要價的高低。

其次,在口語交際中,目光還能起到組織、控製、啟發、鼓勵聽眾的作用,幫助有聲語言製造一個有利的交際氣氛。以領導主持會議為例:當領導走上講台,未開口之前,先用目光掃視整個會場,這種掃視能起到組織和控製作用,到會者會立刻停止一切活動,進入聽講狀態。會場出現冷場時,領導要善於用鼓勵的目光,給準備發言者增添信心,踴躍站起來發言。會場紀律鬆懈,講話者過多,領導投過去嚴厲的目光,並停留一會,可使講話者自動收斂。所以,有經驗的領導都善於用目光駕馭整個會場,使會場井然有序而生動活潑。

最後,眼神還有反映深層心理的作用。“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的動作一向被認為是最明確的情感表現,但有些反映深層心理的眼神,卻是要認真窺測捉摸才能弄懂的。例如在人際交往中,視線的有意回避,說明他是在掩飾什麼或有所愧疚。交際的雙方就要從特定的語境中猜測對方目光所能體現的心理。例如在商業洽談過程中,有些談判者眼神閃爍不定,這反映出這些人精神上的不穩定或性格上的不誠實,與這種人洽談業務時就要特別謹慎,以防上當受騙。所以,在人際溝通中,一方麵,我們主張以坦誠的目光表達自己真摯的情感;另一方麵,交際雙方又要善於解讀眼神中的信息,從對方眼神中挖掘其深層心理,隻有這樣,才能運用眼神進行有效的溝通。

既然眼神在人際溝通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就要學會運用眼神。

第一,注意視線接觸對方的時間。與人交談時,視線接觸對方臉部的時間應占全部談話時間的30%~60%。超過這一平均值時,可被視為對談話者本人比談話內容更感興趣;低於此平均值時,則表示對談話內容和談話者本人都不怎麼感興趣。故在談話過程中,應掌握好這一時間度。

第二,注意視線停留的部位。從視線停留的部位反映出人際關係狀態有三種:一是視線停留在兩眼與胸部之間的三角形區域,這被稱之為親密注視;二是視線停留在雙眼與嘴部之間的三角形區域,這為社交注視,是社交場合常見的視線交流位置;三是視線停留在對方前額的一個假定的三角形區域,為嚴肅注視,這種注視方式能造成嚴肅氣氛,使對方感覺到你有正經事要談,這樣你本人就保持了主動。在人際交往中,運用眼神要注意根據關係親密程度來確定視線停留部位,也可以依據語境、場合來確定。例如社交場合運用社交注視;領導找下屬談話,則運用嚴肅注視;朋友間的交談,則使用親密注視等。

第三,注意眼神變化。眼神的變化能準確傳遞某種信息。不同的視覺方向表達不同的含義,仰視表示思索;俯視表示憂傷;正視表示莊重;斜視表示蔑視等,不可隨便使用。眼神的變化要自如協調,要與有聲語言有機地配合在一起,不能隻顧眼神,不顧其他或者兩者分離。眼神變化要與其他的表情動作協調一致,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眼神變化後,即完成了一個意思的表達,之後要馬上恢複正常,否則就會產生形不達意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