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偉大的作家,一生經曆了太多的苦難與折磨。因此,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和催殘,精神上也變得十分異常,就連生活中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都會引發他不斷的爭論。然而,他卻為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
一八二一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莫斯科的一個醫生家庭。他從小就對文學有著特別的偏愛,讀過很多詩歌、民謠和文學名著。青年時期,他聽從了父親的安排,去了一所大學裏學習工程學。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對工程學一點兒也不感興趣,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文學創作上。
畢業後,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到了大作家別林斯基的指導與教誨。受到別林斯基的影響,陀思妥耶夫斯基於一八四七年積極地參加到了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這個組織是由當時俄國一些有著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創立的,目的是為推翻沙皇政權的專製統治。在這個小組裏,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對文學創作有過深入的探討。同時他對法國思想家聖西門和傅葉立所開創的“空想社會主義”有著濃厚的興趣。期間,陀思妥耶夫斯基對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充滿信心,他還曾在小組的成員麵前響亮地朗讀過別林斯基寫給果戈理的《給果戈理的信》,用來表達自己對沙皇政權的強烈不滿,對俄國農奴製度的強烈譴責。
但不幸的是,一八四九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小組的幾個成員一起被沙皇政府逮捕,並被判為死刑。不久,他們又被改判為流放,到西伯利亞服苦役。在西伯利亞,陀思妥耶夫斯基飽嚐了沙皇政權的殘害,親眼目睹了那些殘暴的士兵對社會底層人民的罪惡行徑。於是,他下定決心,解救窮苦人民,總有一天讓這些士兵們得到應有的懲罰。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過,他決不會接受“隻有十分之一的人可以獲得高度發展,而其餘十分之九的人隻能成為為它服務的材料和工具,而其本身卻滯留於愚昧狀態”。然而,長期流放的艱難生活和黑暗勢力的不斷猖獗,加上與先進思想的脫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偉大理想慢慢地被打消了。在一個個殘暴的士兵麵前,在一個個連生命都沒有保障的流放犯麵前,他看不到任何走向光明的曙光。於是,他很快地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和絕望之中。
服刑期結束後,陀思妥耶夫斯基雖然擺脫了身體上的殘害,但是這並沒有使他的生活快樂起來,反而在精神上變得更加彷徨不定。這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既同情社會底層人民的艱難生活,又懷疑民主主義者們的革命活動,這種思想上的衝突在他的諸多作品中都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創作了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他第一部作品《窮人》是於一八四六年發表的。這部作品出版後,立即風靡全俄國,深受社會底層人民的喜愛,也奠定了陀思妥子夫斯基在文壇上的地位。此後,他又相繼出版了《雙重人格》、《女房東》、《脆弱的心》等優秀的文學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寫作的過程中,極其注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特別善於挖掘人物內心深處的感受。這種創作方法在他的代表作《罪與罰》裏集中地表現出來了。在這部小說裏,陀思妥耶夫斯基對主人公拉斯柯裏尼科夫的心理描寫,就如同他本人經受了拉斯柯裏尼科夫那樣激烈的內心鬥爭一樣。主人公的心靈被一層一層地分析,直到挖掘出內心深處的罪惡。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人們稱為“殘酷的天才”。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後一部作品是《卡拉馬佐夫兄弟》,他在創作這部作品時,身體也在遭受疾病的折磨,但他頑強地與病魔作鬥爭,直到一八八零年最終完成了這部小說。翌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由於舊病突發去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