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東北有良將,赴漢為求才(1 / 2)

由於哈爾濱已經成為東北地區首屈一指的異人領地,且其相關愛民、富民政策深入人心,所以各方流民紛紛湧入。到目前為止申請進入哈爾濱居住的流民數量已經達到了3萬人。但是由於哈爾濱目前還處在2級村落狀態,還沒有辦法容納下這麼多人,而在大漢特使還沒有到來時匆忙升級村莊是非常不智的行為,所以宋哲決定在雪狼寨方向大興土木,將那裏變成他的流民安置區,符合哈爾濱居住條件的流民才可以正式轉為哈爾濱平民,享受哈爾濱的福利待遇,在哈爾濱擴建後再定居哈爾濱。

雪狼寨那邊曾經曆過幾次修繕,也加了些防禦設施,但是從未受到過足夠的重視。為了迅速提高漢部的軍事和經濟能力,解決流民湧入而無從安置的問題,宋哲決定將雪狼寨擴建,一方麵安置大量流民,一方麵要將雪狼寨建設成軍事堡壘,作為東北漢部麵向大漢的第一重防禦圈的指揮中心。宋哲將安排一位行政長官和三位軍事將領坐鎮指揮,將雪狼寨發展成為即將動工興建的哈爾濱堡壘防禦圈的指揮中心。當然,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逐步實施。而雪狼寨正好夾在哈爾濱與玄菟郡的中間,其地理位置異常重要,經營好這個中心堡壘,宋哲有信心跟中原的任何勢力別一別苗頭。

在蓋高樓的精心設計和督促施工下,用了半個月的時間,3月中旬雪狼寨擴建工程完工。宋哲將這裏命名為”雪狼堡”,其仿歐式城堡建築格局讓宋哲很是驚喜了一陣子,10米高的雄偉的城牆,粗壯厚實的鐵製大門,高高掛起的吊橋隔開了城堡與外界的聯係,繞城一周的護城河有山澗流水灌注,想要突襲城門那是妄想。城堡有八處防禦型碉樓,其平台上可放置各類重弩、火炮、投石車等遠程武器20餘個,且防禦麵巨大,整個城堡的抗打擊能力超強。

城堡內各類軍事設施一應俱全,輕重型武器研發中心、製造工廠,火炮研發及鑄造局、軍事裝備研製中心、六大兵營、大片可居住10萬人的6層住宅樓房及地下居住區、大型超市、地下大型軍用及民用倉儲設施、酒樓等娛樂類設施。這裏可以輕鬆支撐3萬武裝部隊,和10萬居民的正常生活。宋哲將那3萬流民全部安置過來,對其中有特長的按需分配到城堡內各需求單位。雪狼堡在3月底正式啟用,成為東北漢部虎口內最醒目的獠牙。

上次從夫餘王城帶回的玩家當中有幾人經過自己的努力已經逐步得到了宋哲的認可。其中諸葛暗、鄭治、管人三人比較突出,分別在謀略、政治和人事方麵擁有特長,已經逐步得到重用。諸葛暗和管人已經成為宋哲的助理,並被授予漢部理事一職(低長老一級),月奉300銀幣。

宋哲讓鄭治去了雪狼堡,授予堡主職權,漢部理事,月奉300銀幣。鄭治是行政學博士出身,自家沒權沒勢的,想在當今政府混個官做難上加難啊,好不容易混了縣長助理做做,可這縣長偏偏在這節骨眼腐敗了,他跟著吃了鍋烙,被一擄到底,鬱悶到頭,他殺進了這遊戲。開始也是苦的一塌糊塗,掙紮在死亡線上。不過他終於趕上了東北漢部招募人才這個機會,成了異人大隊的一員,經過層層篩選,多次考驗,他終於有機會進入到東北漢部第二領導梯隊當中,而且很多人都看好他,他自己也知恩圖報,在東北漢部的行政製度建設和日常管理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屢次完成宋哲等人安排的工作任務。宋哲對他信賴有加,在這次堡主選擇中一下子就選中了他,也是該他獨當一麵的時候了。

三個武將都是段雨自關內招來的NPC將領。他們分別是:

25級武將陸元朗,原段穎部下大將陸澤中的二兒子,在並州軍中任屯長,領300重步兵,參加過多次對鮮卑的作戰,步戰能力出眾,帶兵能力強,且頗有韜略,有乃父之風。被宋哲任命為東北軍雪狼校尉,統領一部5000人馬。常駐雪狼堡,為哈爾濱外圍第一道防線的軍事指揮。

另外一個是陸元朗之弟陸元奎,22級武將,並州軍中百人將,曾領100名弓騎兵,偵查、通信、陣戰、突襲樣樣精通,被宋哲任命為軍侯,統領一曲1000名弓騎兵,輔助其兄長鎮守雪狼堡。

還有一人名叫耿雲飛,23級武將,其父耿萬山也是段穎的老部下,在冀州軍中任都伯,領80弓弩兵,射術精湛,弓弩皆通,被宋哲任命為軍侯,統領一曲1000名弓弩兵,輔助陸元朗鎮守雪狼堡。

當日與宋哲飲酒的20位投靠東北漢部的武將中有12人原為都伯或什長,負責部隊普通士兵訓練。宋哲將這12人分別為神刀兵教官、強弓兵教官、重弩兵教官、重戟兵教官、重騎兵教官、劍衛教官,各類教官哈爾濱和雪狼堡各一人。

剩下5人當中有一人為此次段雨赴漢行程當中宋哲特別叮囑要帶回的無雙猛將。當然現在這個人才年方14。他是聶壹(聶壹其人大家應該不陌生,武帝時大商人,獻馬邑之策未果,為匈奴大仇,其後人為避禍,改姓張)之後,文武雙全,名遼,字文遠。段雨尋訪到他時,還未就職並州官吏,丁原也還未發現他的武勇。宋哲對張遼極為看重,囑段雨無論如何都要將他帶到東北。段雨初見張遼之時,這小將軍因老母病重剛拜別恩師還家,段雨斥巨資為其母治病,又細數宋哲英武,遼心中向往,與其家人商議。其父早亡,母親和兄長及弟、妹四人均無異議,遂舉家北來。其時並州官府無能,外族常來侵擾,民不聊生。張遼家中困頓,段雨雪中送炭,宋哲的格外賞識等是張家人決意離開並州,趕赴哈爾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