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家四口是文天祥的妻子兒女。為了活捉文天祥,李恒特意派遣了一隊騎兵抄了文部老營,將休養在營中的老弱婦孺都劫了來。漢人以忠孝傳家,李恒要看一看,在國家之忠,和父母之孝,妻兒之愛麵前,那些反叛者能做出怎樣的選擇。

“文大人,莫管我等。他日盡管興兵來報仇,殺光這幫沒人性的韃子”。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俘虜的隊伍中間高喊道。沒等他一句喊完,蒙古人的鋼刀已經砍到了他的頭上。老人花白的頭顱落到了泥地上,圓睜著的大眼,不甘心的望著大宋的天空。

“夫子”,幾個少年哭了起來,老人他們的啟蒙恩師,平日教的是之乎者也,忠孝仁義。沒想到最後真的以大好頭顱,祭典了心中的理想。

“文天祥,你投降不投降,難道你真的要逼本帥,將這些老弱婦孺斬殺在你麵前”,西夏奴李恒高喝道。見對麵山梁沒有響應,低頭對馬前的孩子們威脅,“不想死的娃兒,喊你爹爹下來救你,不然,一會你們全要被砍了祭旗”!

幾個胖胖的少男少女小聲哭泣起來,他們父母都是讀書人,家境不錯,幾時讓他們受過這種罪。哭聲不止,卻沒有人肯帶頭響應李恒的號召。等了一會兒,李恒心裏著急,衝著親兵努了努嘴,知到主帥心思的親兵提著刀,將哭聲最響的幾個孩子拎到了陣前。

“兒啊”,一個身材單薄,胡子拉茬的宋軍將領心痛的喊道,腳步向山下挪了幾步,又強忍著退回,再前挪,再退回,不準該如何是好。

見到對麵隊伍騷動,李恒麾下的親兵冷笑著喊道:“對麵的人聽著,你等家小都被李大人抓了。咱李大人有好生之德,放下武器,下來投降的,就饒你一家不死。如果硬跟著文天祥死撐,那就休怪……”。北元士兵向來殘忍好殺,他們說休怪無情,接下來肯定是無情的殺戮。山坡上呼兒喚女聲登時響成一片,幾個士兵放下手中的武器,頭也不回地衝下了山。坐在肩輿上的趙時賞抬起弓,卻無法向在自己的弟兄背後下手。文天祥手中的龍泉劍顫抖著,舉不起來,也放不下去。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被押在陣前的小胖男孩突然直著脖子背起了古詩,稚嫩的童生在山穀中回蕩。想衝下山穀與家人團聚的人中,有幾個讀過書的停住了腳步,淚落如雨。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文天祥的一雙兒女,和另外的孩子們一齊仰著脖子背了起來,目光中帶著笑意,仿佛在私塾裏,麵對著教書先生的大考。“萬裏膻腥如許,千古英靈安在……..”。

西夏奴李恒識不得幾個字,不知道這首詞的含義。但在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裏,傻瓜也能體會到其中不肯屈服的意境。幾個蒙古武士慌了,輪起拳頭打向背書的孩子們。一個個弱小的身軀被打得滿地亂滾,朗朗的讀書聲卻不絕於耳,“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裏膻腥如許,千古英靈安在。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和他們拚了,弟兄們,上啊”,幾百的士兵拎著短刀木棒衝下了山坡,衝進了蒙古人的隊伍中。無數元軍迎了上來,和他們廝殺在一起。喊殺聲裏,稚嫩的童聲不絕於耳,“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自胡馬窺江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卻是空城…..”

文天祥提起龍泉劍,跟在士兵身後衝向了敵軍。一切都該結束了,江南西路一敗,福建、兩廣那些新收複的失地,馬上麵臨著滅頂之災。這,都是自己這個大宋右丞相不擅用兵之過。自己無路可退了,大宋亦沒路可退了,幾百年來,從汴梁退到和杭州,從杭州退到了廣州,退到淺灣(香港),再退,就隻能下海了。

身邊護衛一個接一個倒了下去,幕僚一個接一個死於亂軍之中,文天祥滿臉是血,麵目猙獰,瘋狂的揮動寶劍,已經分不清楚敵我。突然,參軍趙時賞翻轉弓背,用力打在了他的腦後。文天祥被打得晃了晃,跟蹌幾步,軟軟地趴在了山坡上。那一刻,他突然覺得格外輕鬆。

盧陵豪傑劉子俊抽出刀來欲和趙時賞拚命,卻見趙時賞跳下肩輿,趔趄著,抓起文天祥的披風和頭盔,穿在自己身上。兩個仆從彼此互視,抬起趙時賞,沿著山路,向北跑去。

“抓文天祥,抓宋丞相文天祥”,元軍士兵呐喊著,追向趙時賞。劉子俊含著淚抱起骨瘦如柴的南宋右丞相,跟著潰兵跑向東南。

亂軍中,鞏信揮舞雙刀,如瘋虎般,將試圖追趕趙時賞的北元士兵死死擋住。

一杆長槍刺入了他的肩膀,鞏信揮刀斷槍,複一刀劈去,將來犯之敵剁翻於地。另一杆長槍從後襲來,眼看要刺入鞏信腰間。電光石火間,鞏信大喝轉身,避開槍鋒,鋼刀貼著白蠟杆上滑,切下數根手指。迎麵有刀光襲來,鞏信舉左手刀相迎,右手刀間向前,刺入敵腹。

眼見著,屍體圍著鞏信橫了一地,卻沒一個武士踏過他身邊半步。元萬戶昔裏門歎了口氣,用號角吩咐手下退開,弓箭手集中射擊。

鞏信晃了晃,身上插了二十餘箭。嘲弄地對著昔裏門發出一聲冷哼,跟蹌著橫行幾步,縱身躍下了側麵的山崖。

“逮到文天祥了,逮到文天祥了”,山梁上響起了歡呼聲。

監軍趙時賞被亂兵們拖拉著,拖向西夏奴李恒的戰馬。所過之處,北元將士擎道歡呼,歡呼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趙時賞笑了笑,望著文天祥遠去的方向,麵容如赴宴一般平靜。

歡呼聲裏,被熱血濺濕的大宋戰旗轟然倒下。

半穀秋林在風中舒卷,恒古不易,那抹張揚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