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北周(4)(1 / 1)

宇文邕還在忍耐,直到又過了四年,公元572年三月,有一天宇文護突然問天文台的官吏說:“近來天象怎麼樣?!”

這位大臣也是非常了解宇文護的心意,知道他動了當皇帝的念頭,但是他是個忠臣不可能順著宇文護說下去,於是就說:“這幾天,象征朝廷三公的三台三星發生變化,你最好趕緊把權利交給天子,這樣還能夠保命。”宇文護聽完之後非常不高興。

三月十四日,宇文護剛剛從外地返回,宇文邕就安排在文華殿接見他,客氣了一陣之後,就帶著他去見太後,途中忽然提出了一個要求,並且從懷裏掏出一個卷軸,是一篇關於戒酒的文章,很無奈地說:“老哥,太後最近有點不太好,年紀這麼大了卻喜歡飲酒,我勸了好幾次她都聽不進去,待會兒你見到她之後,就念這篇文章請她戒酒,好不好。”

這幾年宇文邕太老實了,和宇文護在一起,總是以弟弟自稱,對他的所作所為從來不加幹涉,宇文護連最後的一點戒心都沒有了,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宇文護來到後宮,跟太後說話,一會兒按照宇文邕的要求,宣讀文告,還沒有念完,宇文邕突然走到他身後,使用玉圭猛擊他的後腦。宇文邕命令宦官何泉用刀去砍,何泉驚慌失措居然砍不到,幸虧埋伏在屋裏的衛國公宇文直跳出來,砍下了宇文護的人頭。可見這次政變應該是宇文邕和老太後商量好的!事後宇文護的十幾個兒子全都被逮捕,就在大殿之中斬首示眾。

除掉了權臣宇文護之後,宇文邕開始騰出手來整理自己的帝國。發展經濟,開墾農田,壯大軍隊,時刻準備著要統一整個中國。當然在統一中國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統一北方,所以北齊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宇文邕在他的任期之內有很多的好處,但要說最具有代表性的事情,大概要說到滅佛和滅北齊這兩件事兒了。

宇文邕的諡號是周武帝,後世佛教所記錄的“三武之禍”中他是第二個。第一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那麼為什麼這麼多英明的君主都要爭相站出來消滅佛教呢!

原因就是僧侶們太狂了,而且儼然已經在中國大地上形成了特殊的階級,既不是門閥,也不是士大夫,更不是國家功臣,隻是一群終日飽食無所事事的僧人,這種現象,並不是宇文邕不能容忍,而是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實在是忍無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