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隨機應變的人生規劃:讓夢想走在現實的路上(3 / 3)

不過,絕大多數的學生隻顧埋頭拉車,不管方向如何。而人生規劃,恰是讓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逐漸發現特長、興趣,並積極發揮優勢。如果所有學生都能夠接受這樣的幫助,肯定能明確目標,並樹立自信,懂得為自己讀書。而缺乏這種意識的學生,高中時或許用功,但到了大學,在寬鬆的氛圍中,立即變得懶散。因為很多同學的潛意識裏,學習是痛苦的,現在高考任務已經完成,不再需要挑燈夜讀了。現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要想持續進步,就必須不斷學習、而且不僅是學習一門學科,而是博覽群書,各種專業知識都要涉獵,才能推陳出新,站在時代的前沿,所以我們的時代迫切需要“樂學型”的人才。而通過人生規劃,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職業,便是有效的手段。

十幾歲的青少年,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自我規劃意識,因此很少有人會考慮“父母計深遠”是否是正確的,是否是最適合自己的道路。而自我規劃意識的建立對我們以後的人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從學習中取得經驗,取得我們需要的知識和認識能力。隻有當你能樂於學習的時候,才能學得好,學得深;隻有當你能夠學得足夠深,才能看到遠方有怎樣的生活在等待你。

在你規劃人生的時候,永遠要記得,沒有“最好”,隻有“最適合”。名校固然值得追求,但並非上不了哈佛就是失敗。規劃自己的生活,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製訂最適合自己的計劃,也隻有這樣腳踏實地,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計劃。

在20歲以前,大部分人的經曆是相同的,升學讀書到升學讀書……建立自己的基礎。在父母親友的社會價值觀影響下及誤打誤撞的情況下完成基礎教育。而這時候的你如果能為自己想得多一些、遠一些,也就意味著你已經走在了大家的前麵。那麼應當如何製訂自己的規劃,我在這裏用成績做表格,提供

給同學們一個評估的參考思路。

首先,在製訂計劃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做到滿分,要帶著滿分的心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每一個計劃貼合實際,有理有據,這樣的規劃才是可行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其次,對於自己的規劃進行細化。很多同學每個學期都會製訂許多計劃,而哈佛大學心理調查顯示,計劃越是細節化,實現的可能性越高,當你為自己的計劃定下鬧鍾,這些計劃就會在你的潛意識裏形成一種強迫機製,強迫你去按照計劃實行,因此,不要把計劃做得太過寬泛,比如你的目標是攻讀美國哈佛大學,那麼就應該細化到如何達到這個目標的每一天,而不是一個空空的目標。做一個自己的時間表,讓自己每天按照計劃學習,當然也可以適當調整,不要過於死板。

最後,規劃的參考要選對。很多同學都聽過“別人家的孩子”,這種讓很多同學深惡痛絕的讚美,其實也有好的一麵,比如你可以參考別人的計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和調整,這樣可以節省自己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在進行這種參考的時候,切記不可照單全收,也不能心存怨念。當別人比你優秀的時候,不要自怨自艾,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努力,學習他,超越他,然後成為一個最優秀的自己。時刻謹記:哈佛不是唯一的成功標準,你有你自己最出彩的人生!

◎哈佛成功指南

毫無疑問,哈佛大學一直是中國許多父母心中的名校,也是很多學生奮鬥的目標,但是有沒有人思考過,為什麼我們對這所並不大的學校如此神往。其實,我們向往的並不是什麼名校光環,而是一種對自我人生的肯定,以及對自我提高的一種格外的憧憬。作為一名中學生,除了享受青春年少之外,也要適當地開始學著規劃自己的人生,畢竟人生屬於你自己,而不是你的老師、父母或者任何人。哈佛隻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從現在開始,按照哈佛的標準要求自

己,讓優秀成為自己的一種最自然的習慣,最享受的行為,這就是你能給自己人生最大的“光環”。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對未來有多樂觀?

如果你來到一個度假勝地,在旅館安置好,走到窗前,你會先看到怎樣的景色呢?

A.看到旅館的遊泳池和人群

B.看到海邊和海邊玩耍的人們

C.可以看到一座遠方的島

D.窗外的花台,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

結果分析

選擇A:一般來說,旅館的遊泳池都在窗戶邊兒,把距離轉換成時間軸,說明你的內心裏未來是不可控製的,有點兒小悲觀哦!

選擇B:你看到旅店以外的風景,說明你對自己的未來還是有那麼一點兒期許的,需要做的就是稍加努力哦!

選擇C:看到這麼遠的距離,說明你對未來是超級樂觀的,簡直是個無憂無慮的性格,不過開朗是好事,有時候也會給你帶來好的運氣。

選擇D:你是一個非常悲觀的人,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積極的想法,這樣不行,你需要的是自信和改變。

每一個成功的夢想,都需要自我激勵

我們因夢想而偉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夢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陰天的雨霧中,夢想著未來。有些人讓夢想悄然絕滅,有些人則細心培育、維護,直到它安然度過困境,迎來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總是降臨在那些真心相信夢想一定會成真的人身上。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讀一讀,想一想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將夢想實現。如何才能讓夢想成真呢?哈佛大學為我們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自我激勵。”

自我激勵對一個人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激勵而產生的。通過不斷激勵,發揮出自己的潛能,然後促使自己登上成功的頂峰。

我認為,人要是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得先有夢想,並時常對自己的夢想加以肯定,進行正麵的自我宣言,不斷地教育自己、塑造自己、激勵自己。所

以成功永遠屬於那些擁有夢想並敢於為夢想而奮鬥的人。如果你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夢想,無論如何,這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這證明你已經擁有了目標,有了成功的渴望,這是值得慶賀的。接下來就看行動,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應該讓腳步跟上你的夢想。

我曾經有幸聽過美國奧蘭多朗托斯業務推廣公司的總裁潘·朗托斯的演講,那一次,她對自己的圓夢經曆進行了仔細的描繪:

曾經的朗托斯非常肥胖,而且每天都鬱鬱寡歡。她每天花18個小時來睡覺。終於有一天,她厭倦了這樣的生活,發誓一定要進行改變。

於是,她開始每天都聽一些思想積極的錄音帶。有一次,錄音帶中說,要每天3次對自己進行肯定。朗托斯覺得自己得一天說上50次才管用,事實上,她也是這麼做的。

錄音帶中還說:要在心裏時常想到一個固定的成功形象。朗托斯依舊照做了。她將一個形象氣質俱佳的明星照片貼在牆上,然而將頭部換成自己的照片。她不斷在腦海中描繪著自己美好的形象。慢慢地,她發現自己的形象有所改變了。她開始做運動,不僅減掉了20公斤的贅肉,而且整個人也變得自信起來。

後來,她出去找工作,成了一名銷售員。同樣,她幻想自己是一名頂尖的銷售員,不久之後,她確實做到了。她決定轉到廣播電台去做銷售。於是,她又開始了新的幻想:她自己正在某特定的電台做銷售。然而,事實卻是她吃了閉門羹。但是,朗托斯已不願意接受任何“NO”了。於是,她就在電台經理辦公室的正對麵搭棚露宿,直到經理肯見她為止。最終,她終於得到了這份原本不存在的工作。

就這樣,通過不斷的自我激勵和辛勤的努力,朗托斯不斷升職,後來,成了電台的業務經理。在她的努力下,原本業績平平的廣告,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竟整整提升了7倍。

兩年後,朗托斯就成了迪士尼旗下夏洛克廣播公司的副總裁。後來,她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從朗托斯的經曆中,我們看到了自我激勵的重要性。我一位企業朋友也表示,如果能在心中描繪成功的景象,我們就可以朝著這個目標來實現它。

在現實生活中,我常常發現一般人總是以自我概念來設定自己的目標。一般來說,自我形象良好的人,設置的目標也更遠大。反之,那些自我形象差的人,對自己的夢想也抱著膽怯的態度。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可以像朗托斯這樣,不斷地在自己的頭腦中描繪並塑造一個良好的自我形象,然後將自己的命運扭轉。

很多人經常問我,要怎樣對自己進行激勵呢?我通過總結一些成功人士的經驗,積累出了以下幾種方式:

1.確立一個既宏偉又具體的大目標。很多人都發現,他們之所以無法實現夢想,是因為他們的目標太小、太模糊了,讓自己喪失了動力。

2.不斷尋求挑戰,這樣你的體內就會發生奇妙的變化,讓你獲得新的動力與力量。因此,要找出自己情緒的高漲期,來不斷地激勵自己。

3.你所交往的人能夠改變你的生活,所以,要結交那些希望你快樂和成功的人。

4.精工細筆地創造自我,總之,不管你有多麼小的變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5.成功的真諦:對自己越苛刻,生活對你越寬容;對自己越寬容,生活對你越苛刻。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對自己寬容。

6.戰勝恐懼,就算你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懼,也可以增強你對創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

◎哈佛成功指南

美國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斯教授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結果發現沒有受

過激勵的人,隻能夠發揮自己潛能的20%~30%,可是當他們受到激勵時,卻能夠發揮自己潛能的80%~90%。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受到激勵或者進行自我激勵之後,能夠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所以說,成功者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懂得自我激勵,不斷積極進取。自我激勵能夠幫助他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從一個輝煌邁向另一個輝煌。如果你懂得自我激勵,就算自己的天賦平平,也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大步向夢想邁進;如果你不懂得自我激勵,哪怕自己天資聰穎,也無法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優勢,在困難麵前止住腳步。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的自我激勵能力如何?

假如,你想在某一門功課上獲得優異的成績,可是在期中考試中卻沒有及格,這時候你會怎麼辦呢?

1.下定決心,以後要努力認真學習。

2.給自己製訂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並且按計劃進行學習。

3.告訴自己這門功課不重要,還是把精力放在其他功課上。

4.拜訪任課老師,請他給你高一點的分數。

結果分析

選擇1:你的自我激勵能力一般,將該做的事情放在以後,為何不從現在開始?

選擇2:自我激勵能力較強的表現就是能夠製訂一個克服困難和挫折的計劃,隻要能夠嚴格執行它,你就能夠獲得成功。

選擇3:你的自我激勵能力較差,因為自我激勵不等於自欺欺人。

選擇4: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和自我激勵無關。

Harvard

half past four

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因為每個人每天都擁有24個小時;時間也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東西,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好像要比浪費時間的人閑暇更多。來自哈佛的“時間使用指南”會告訴你:當你在喝咖啡的時候,別人可能正在讀書;當你在睡懶覺的時候,別人可能已經在晨練;當你在跟朋友聚會的時候,別人可能已經在為自己的前途努力。所以在哈佛的校園裏,你很難看出悠閑的麵孔,每一個人都將時間緊緊地揣在兜裏,為未來而努力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