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B:你的個性很沉穩,做事不會毛毛躁躁,也不會拖泥帶水,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賴床的時間恰到好處,能與現代都市生活的節奏互相配合。
選擇C:你蠻能掌握時間,行動力極強,自我要求也很高。不服輸的性格,顯露於表。但若有突發狀況出現,你會亂了腳步,會有點不知所措。偶爾還會有情緒失控情況出現。
選擇D:你的個性很強,以自我為中心,有點兒刁蠻任性。明知道不能遲到,但還是不想早到。若是心情不爽,就算約定的事,也會放人家鴿子,是個標準的遲到大王。要小心!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裏,你如果太以自我為中心,對自己的欲望不加以約束的話,不但不受人歡迎,還會被社會淘汰。
擺脫拖延症!信誓旦旦不如馬上行動
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惡習而最終一事無成,這都是因為拖延能夠降低人的積極性。
——哈裏克
◎讀一讀,想一想
我們經常會聽到“今日事今日畢”,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青少年又有多少呢?
我所了解到的一些青少年是這樣的,他們總是在有意無意間把今天應該完成的事情,拖延到了第二天,等到了第二天又發現手上的事情多了不少,於是隻能將第二天的事情拖延到第三天……如此類推,好像手裏的事情總也忙不完,又好像自己什麼事也沒做好。這樣的青少年往往心煩氣躁,總是抱怨自己的時間太少了,根本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拖延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拖延,一直是我們追求成功道路上的巨大阻礙,其危害千萬不能小覷。拖延症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理疾病,它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學習及工
作,還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會破壞團隊協作以及社交關係。如果拖延症出現在政治、軍事、管理、決策等重大問題上,比如重大的決策拖延、處理危機的拖延、解決問題的拖延等,則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後果。
在哈佛大學,我們很少看到學生有拖延行為,因為在哈佛的課堂上,我們常常可以聽到教授慷慨激昂地對學生們說道:“時間是最應該被珍惜的東西,時間也是成功的第一基礎,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失去時間,所以我們做事要立刻行動,絕不拖延。”
詩人約翰·彌爾頓曾寫下這樣一句詩:“一直站立等待的人,也將有所收獲。”這句詩似乎很有哲理性,可是卻值得我們反思。如果不采取積極的行動,收獲與成功又從何而來呢?真正的成功肯定不會像頑皮的小袋鼠一樣,自己跳進你的口袋裏,它通常屬於那些長期刻苦地學習與工作的人。
那麼,青少年朋友應該如何通過行動來克服拖延的壞習慣呢?讓我們來看看哈佛教授的建議:
1.將一些大的任務分成若幹個小的任務,並且將它們排序,列出每個任務完成的先後順序。
2.確定一個截止期限,不管任務的大與小,都必須在這個期限內完成。
3.要分清輕重緩急,如果為了完成一項特別重要的任務,而讓一些不重要的任務延遲或者推後,這樣並不是真正的拖延。
4.每完成一項任務都要給自己一些獎勵,這種獎勵並非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比如你可以抽出一些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哈佛成功指南
意大利著名的無線電工程師馬可尼曾經說過:“成功的秘訣就是要養成迅速行動的好習慣!”這也是哈佛學子擁有的特質。所以青少年朋友永遠不要拖延,而應該通過實際行動,從現在開始努力,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把握好今天,才能創造美好的明天。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有拖延症嗎?
請回答下麵的問題,“是”得1分,“否”得0分。
1.不到最後期限,都不會完成任務。
2.上課的時候不認真,下課後又忙著補作業。
3.沒有時間觀念與學習計劃。
4.白天可以完成的任務,總是拖到晚上去做。
5.總認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
6.總是把任務留到明天再做。
7.每當老師或父母詢問學習進度時,總說“讓我看看”。
8.書包裏總放著一大堆零食。
9.要做事時,腦子裏能冒出各種理由“現在先做別的事,這個稍後”。
10.總是告訴自己:“還來得及,不行就趕通宵!”
11.處理問題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緊要的事沒做。
12.經常因為時間過於緊迫,草草交差,結果被老師或父母責怪。
13.厚臉皮,別人怎麼催,也定力十足,習以為常了。
14.從不主動彙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15.同學都不願意和你合作。
結果分析
0~4分:你有輕度拖延症,要當心了,快點找到原因,將它扼殺在萌芽中。
5~11分:你有中度拖延症,它可能已經成為你的一種習慣,改變需要時間和耐力。
12~15分:你有重度拖延症,建議重新審視自我,徹底改變拖延的壞習慣。
一日成一事,滴水能穿石
每一個有心的人都不應該忽略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因為成功的機會往往就隱藏在細微之處。
——羅伯特·克蒂文森
◎讀一讀,想一想
每個人都懂得“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但是很少有人將這些道理付諸行動,而成功的人大多是那些將這些道理付諸行動的人。哈佛學子都有這樣一個共識:每天進步一點點,不僅可以讓自己內在的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而且也能積累成功的資本。人的一生就好比是一場比賽。如果一個人想要一口氣跑到終點,急於求成,往往會欲速則不達;如果一個人能把每一步當成一個起點,每天多做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往往會順利到達終點。
20世紀80年代,維斯卡亞公司是美國最為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之一,其產品銷往全世界,並代表著當今重型機械製造業的最高水平。
許多大學生畢業後到該公司求職遭拒絕,原因很簡單,該公司的高技術人員爆滿,不再需要各種高技術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誌的求職者閃爍著誘人的光環。傑弗遜和其他很多人有著同樣的命運,在維斯卡亞公司一年一度的用人測試會上,他的申請也被正式拒絕了,其實這時候維斯卡亞的用人測試會已經是徒有虛名了。但是,傑弗遜並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入維斯卡亞重型機械製造公司。於是他采取了一個特殊的策略——假裝自己一無所長。
他來到維斯卡亞公司的人事部,要求為公司提供無償的勞動,請求公司分派給他任何一項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起初,公司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於是便分派他去打掃車間裏的廢鐵皮。一年來,傑弗遜勤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且辛苦的工作。為了生計,下班後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這樣雖然得到老板及工人們的好感,但是卻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願意錄用他的問題。1990年年初,公司在產品上出現了一些問題,許多訂單都被迫退回,原因是產品質量不合格,公司將為此遭受巨大的損失。為了挽救頹勢,公司董事會緊急召開會議,商議解決方案,當會議進行一大半卻尚未見眉目時,傑弗遜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在會上,傑弗遜把對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作了令在場所有人佩服的解釋,並且就工程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後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已出現的弊病。總經理及董事會的董事見到這個編外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
傑弗遜麵對公司的最高決策者們,將自己的意圖和盤托出,經董事會舉手表決,傑弗遜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原來,傑弗遜在做清掃工作時,利用清掃工到處走動的特點,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都一一作了詳細記錄,發現
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並想出解決的辦法。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收集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後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礎。
哈佛教授經常告訴他們的學生:每天勤奮一點點,每天主動一點點,每天多做一點點,隻要每天進步一點,並持之以恒,那麼總有一天,小小的進步一定能創造出巨大的奇跡。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關注那些未做完的小事,而不是對它不予理睬,任其積累下去,否則,它們會像債務一樣令你不安。一旦我們不停地關注那些我們能夠完成的小事,不久我們就會驚異地發現,我們不能完成的事情實在是微乎其微的。就這樣,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做好一件事,久而久之,有一天你抬起頭也許就能看到最美的風景、最明媚的陽光。
◎哈佛成功指南
專注對於一個人的事業或者人生的影響力有多好。青少年朋友都希望自己有所作為,而專注就是你獲得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所在。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你將這些精力分散地用在不同的幾件事情上,最後隻會一事無成;如果你能夠隻專注其中的一件事情,那麼就很容易將這唯一的事情做好。哈佛情商教授教育學生們:“想讓一個人的大腦發揮最佳的狀態,那麼就讓它不間斷地處理一件事情,這樣專注地去做、去想,最後必然會取得最好的成效。”所以,青少年朋友們一定要學會專注於一件事情,哪怕這件事情小得微不足道,隻要認真地堅持下去,都會收到不一樣的成功。正如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所說:“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於它力量最強大,而是由於晝夜不舍地滴墜。”專注,能夠助你成功;三心二意,隻會讓你一事無成。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哪裏?
請認真回答下麵的問題:
1.你一直很努力地改變自己?
不是→3
是的→2
2.誠實地說,你其實是一個很消極的人嗎?
不是→4
是的→3
3.你覺得感情比金錢要寶貴得多嗎?
不是→5
是的→4
4.你做的每件事,都期待著回報嗎?
不是→5
是的→6
5.雖然你喜歡傾訴,但也不會亂找人,隻找對你來說特定的人?
是的→7
不是→6
7.你說話總是很客觀,從不掩飾,哪怕是過失?
不是→8
是的→7
7.哪怕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犯過錯,但你仍然要讓別人覺得你是對的?
是的→8
不是→9
8.你總害怕別人了解真實的自己?
是的→10
不是→9
9.你現在所做的一些奮鬥都是以金錢為目標的?
不是→11
是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