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次的高考失利,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個失敗者。考試成績不好,隻能證明你能力的一部分不足而已,而人的成功需要的是綜合能力。比如以前的章節提到的溝通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困難的能力等,好好培養這些無人替代的才能,你同樣可以通往成功。並且,上學成才的機會不僅僅是高考。不放棄,不灰心,那麼一定可以活出與眾不同的人生。
對於家長和考生們來說,何必這樣糾結於一次改變的機會?與其苦苦掙紮在高考失利的痛苦中,還不如放遠眼光,尋求高考之後的另外出路,為自己的未來爭取更多的機會。
沒有如願取得好成績的學子們,可以參考下麵的建議,為自己開辟另外的成才之路:
複讀
如果考生還是想通過高考來走上大學之路,這樣的想法也未嚐不可。複讀是一個普遍的選擇。通過複讀來提高成績,第二年高考重新來過,也不失為一個提高自己的方法。第一年高考失利,而第二年順利考上心儀學校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不過,複讀是條有風險的路,不僅僅要付出一年的時間,有時候也會給自己帶來過大的壓力。所以,要慎重選擇。
就業
高考失利之後直接就業,可以較早地接觸社會,體驗人生百態。等到同齡人大學畢業的時候,你已經擁有了三四年的工作經驗。雖然學曆上比不上高校畢業生,但是工作經驗往往比學曆更加有說服力。
其他途徑讀大學
上大學的途徑不僅僅是高考,就算高考成績不理想,學子們也可以通過自學考試、成人教育、民辦大學、職業教育等途徑實現自己的大學夢。這些學校對於學生的分數要求不是特別高,門檻較低。但是這些學校的專業性比較強,畢業的學生大多都有一技之長。而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急需大量專業型人才。企業需要的是有實用技術、實踐經驗的員工,而這些技能都可以通過以上學校進行培養。
出國留學
高考成績不高,但是你的人生並沒有因此而暗淡,國內的大學上不了,不等於國外大學的大門不向你敞開。前麵的章節也提到過,國外的大學更多地注重綜合能力,出國留學也是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選擇之一。
◎哈佛成功指南
有人說,高考是一場戰役,總會有成功者和失敗者。但無論高考這場戰役的結果如何,高考結束之後,都意味著中學時代的結束。那個時候,大多數學生18歲,已經到了該退去稚氣的時候。此時,人生才剛剛正式起航。從前寒窗苦讀的學子,不能將精力和思想隻專注於學習。人生之路的大門已經慢慢向你打開,這將帶給你更多的人生思考。這個時候,你要向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成年人轉變。所以在高考之後,你必須擺正心態,合理安排生活,樹立起新的目標,為自己的大好青春留下一段充實而美好的回憶。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人生多姿多彩,天地遼闊無邊。你會發現,經曆高考之後,生活仍舊是這樣的美好。
◎哈佛心理研究院
熱愛生活的小測試。
第一步:請拿出一張白紙,在紙上畫一條線段,起點代表你的生命的開始,終點則是生命的結束。按照平均壽命,生命的終點為70~75歲。
第二步:在線段上找出自己現在的點。可以是線段的1\/2,2\/3,1\/3,1\/5……
第三步:給你一分鍾時間,想想從你出生到現在,生活中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並把它們寫出來。
第四步:在線段的中間點上一點,這就是你的終點——人生的結束時刻。
第五步:再用一分鍾的時間,想想在今後的“餘生”中還有什麼夢想,並寫出實現夢想的具體時間。
結果分析
參加這個測試的人,在白紙上從自己的一生開始到求學、工作、結婚、生子進行了一生的規劃。他們會想到自己曾經設想過的美好未來,以及沒有來得及實現的夢想。比如:30歲之前想要一個孩子,兩年內想買輛車,40歲想有自己的小樓房,45歲時想陪孩子上大學,60歲退休前想看到兒女結婚生子有一個幸福的家,60歲退休後想要和老伴周遊世界好好享受生活……
測試結束之後,測試人會突然發覺時間不夠用,發覺其實自己很熱愛生活,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夢想等著去努力實現,生活其實很美好。
最優秀其實就是盡百分之百努力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高爾基
◎讀一讀,想一想
在哈佛的校園裏經常聽到,同學之間說要互相幫忙、一起努力,很難聽到為了成為第一名而努力。這裏的學生都很優秀,沒有必要就誰最優秀的問題一爭高下,隻要自己做好即可。哈佛的一位學生曾經說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盡力做’。進入哈佛學習本身就是在追求最高目標了,在這個過程當中,判斷自己是否已經盡全力,比爭當一個‘第一’的虛名更加重要。”
古人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但是不爭“第一”,不代表不求上進,而是盡自己所能努力之後,結果不做強求。
那麼,如何更好地理解不爭“第一”的背後意義,如何做到不爭“第一”背後的竭盡全力?以下幾個心理暗示,可以幫助青少年朋友們養成積極進取的習慣,培養精益求精的精神。
你永遠都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比你更努力
你一天上9節課加兩節晚自習,可你不知道夜深人靜還有多少人挑燈夜戰;你可以一天寫完兩支筆芯,至少3套卷子,可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做完卷子之後,自己又做課外題;你可以早起10分鍾、晚睡10分鍾記幾個單詞和成語,可你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早起晚睡了半個小時。總有人比你努力,而你永遠不知道這些比你努力的人有多少。
坦然麵對失敗,其實我可以做得更好
其實我們隻要多想一步,就會有更多的發現;其實我們多考慮一點,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其實我們多努力一下,可能就會扭轉整個局麵;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好。麵對失敗,重新站起。它和我們身體免疫係統的運作方式相同。當我們身體不適、當我們生病時,我們的身體感應到抗體,我們實際上會免疫得過的病,我們的身體通過失敗獲得免疫力。在心理層麵也相同。成長的途徑隻有這一條,健康的生活、真實的生活、快樂的生活看起來基本上都像一個帶起伏的螺旋,不是一條直線。一時失足而導致失敗,不可避免。
不能害怕犯錯,失敗了還可以再試一次
階段的成功隻是新的開始,不管是成功的道路,還是成長的路程,都還很長、很遠。不要躺在成績簿上睡大覺,抬起頭繼續走,也許就是一輩子,永不放棄不曾是一句空話。
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一些規律:登山的難度不在於腳下開頭的幾千米,而在於即將登頂的幾十米甚至幾米;走出死亡沙漠的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堅信自己能夠活著走出去,並朝著一個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的那個人。所以,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與困難在所難免,但關鍵是當你多次努力後沒有成功時,還能否繼續堅持,再試一次?其實,再試一次,成功就會和你握手,享受生活的美麗。
◎哈佛成功指南
每個人在麵對挫折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表現,聖賢們在挫折麵前談笑風生,他們或放歌於藍天,或垂釣於溪水,或采菊於東籬,或深居於竹林,他們行吟高歌,倚風長嘯。心如澄澈秋水,行如不係之舟。古往今來,多少仁人誌士在挫折中奮勇向前,由曆史的青燈黃卷走進線裝書,留在了汗青史冊而熠熠生輝。因此,青少年朋友們,不爭“第一”,不意味著不用努力;不爭“第一”不意味著不需要成長;不爭“第一”,要的是你的盡力而為;不爭“第一”,靠的是你的全力以赴。在真正做到百分之百努力之後,你會發現,“第一”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你已經是最棒的。
◎哈佛心理研究院
你是否夠努力?
在課堂上所表現出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看出你是否夠努力。請問,你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時通常會采取怎樣的方式?
1.認真地看著黑板,將老師講的全部記下來。
2.隻將老師講的重點記下來,下課後再回想一下。
3.有選擇性地做筆記,特點標出疑難的地方,下課後再係統地複習。
4.以“考前猜題”的心態聽課,抓住老師反複強調的內容。
結果分析
選擇1:你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不過在學習方法上還需要改進。
選擇2:你的理解能力超強,因為時常抓住重點,所以成績一直不錯。
選擇3:你是一個很注重係統學習的人,在學習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方式和習慣。
選擇4:你的學習動機不太恰當,總想著投機取巧,而不踏實學習。
Harvard
half past four
生活就像一麵鏡子,有的人在鏡子裏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有的人卻在鏡子裏看到自己的劣勢和短處。那些總是不被自己認可的人,通常隻看到自身的不足,而忽略了自身的“特長”。對此,哈佛教授時常告訴學生們:“如果你想完善自我,就不要隻看到自身的不足,要迎風向前地自我超越,千萬不要滿足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