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1 / 3)

《三十六計》reference_book_ids\":[7012522841866243080,6838936283876690957]}],\"1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三十六計》reference_book_ids\":[7012522841866243080,6838936283876690957]}],\"1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1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三十六計》reference_book_ids\":[7012522841866243080,683893628387669095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術。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

“空城計”,其實質就是迷惑對方,以掩蓋自己的真正實力和動向。然而,“空城計”有較多賭博的成分,應謹慎用之。

原文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複奇。

譯文

如果兵力空虛,就故意顯示出更加空虛的樣子,使敵人在疑惑之中更加疑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運用這種策略會奇妙莫測。

闡釋

此計依據《孫子兵法·虛實篇》中的論述,又見於《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術。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生疑”。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但是,懸而又懸的“險策”。使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清楚地了解並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征。

活學活用

《三十六計》與軍事——中國曆史上第一例“空城計”

“空城計”是一種高級的心理戰術,兵家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方暴露城內空虛,使敵人產生懷疑,怕中埋伏而撤退。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過用“空城計”的出色戰例。

公元前666年,楚國公子元率兵車六百乘,浩浩蕩蕩,攻打鄭國。楚國大軍一路連下幾城,直逼鄭國國都。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