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善於取舍:把自己放低一點(1 / 3)

《西遊記》reference_book_ids\":[7185526065354247226,7234082226822974479,7236307400490224696,7257453146656476200,6838936304063876104,6890728371928435725,7268600161616530491,7220723696556575804,722072369637622067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放低自己的杯子

有一個鬱鬱寡歡的年輕人,千裏迢迢跑到終南山寺院,對住持明心禪師訴苦:“我一心一意要學習繪畫,但走遍天下,沒有找到一個讓我滿意的老師。”

明心禪師淡淡一笑說:“老和尚雖不懂丹青,但也喜好欣賞,收藏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畫技不俗,那就請給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小和尚問聲備下文房四寶。

明心禪師繼續說:“老衲最大的嗜好,就是閑來品茗飲茶。施主不妨給老衲畫一隻茶杯,一隻茶壺吧。”年輕人隨即應允,鋪紙運墨,不一會,一隻傾斜的茶壺和一隻精致的茶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水壺口徐徐吐出一脈茶香,緩緩注入到茶杯中。年輕人躊躇滿誌、得意洋洋,龍飛鳳舞地在上麵題上“茶香四溢”四個大字。

擱筆後,年輕人問明心禪師:“大師,這幅畫您老人家可否滿意?”禪師瞥了一眼,搖搖頭說:“你畫的確實不錯。但我感覺,你把茶壺、茶杯的位置弄顛倒了。老僧看來,應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年輕人哈哈大笑,說:“大師好糊塗。哪有茶杯往茶壺裏倒水,茶杯在上,茶壺在下的道理呢?”

禪師撚須朗笑:“孺子可教也!其實,你懂得這個道理呀。隻可惜,這些年來,你總是把自己的杯子端得高高的,比那些你要求教的茶壺還高。那樣,老師們智慧的香茗,又怎能注入你的杯中呢?”

年輕人如醍醐灌頂,連連給禪師作揖,拜謝。從此,他謙卑恭敬地拜師學藝,終於集眾家之長於一身,成為了畫壇的一代大師。

放低我們的杯子,就是放低我們的姿態,謙虛為人處世,必能有所成就。

心靈慧語

放低我們的姿態,謙虛為人處世,必能有所成就。

摘下無價值的砝碼 ◎ 佚名

有一個中年男子獨自去看心理醫生。

他對醫生說,他在一家公司任職,原本有很大的希望被晉升為業務部主管。然而,一個與他暗中競爭的同事,竟然將他以前工作中所出現的失誤全部羅列出來,遞交給了董事長。於是,他升職的希望便在對方的嫉妒和攻擊下暫時擱淺。然後,他又告訴心理醫生,最令他不能容忍的是,他的妻子對他十分不理解。現在,他的精神幾乎要崩潰了。聽到這兒,那位醫生笑著問他:“那麼在你身邊一定有另外一個女人理解你,是嗎?”他坦誠地點了點頭。

那位心理醫生並沒有過多解釋,而是起身出去了一會兒。回來時,他手中多了一個細細的橡皮圈兒和兩個帶掛鉤的砝碼。當著男子的麵,醫生把那兩個砝碼掛在了橡皮圈兒上麵。那兩個砝碼的重量,幾乎把橡皮圈兒繃緊到了極限,如果稍一用力,就會有斷裂的可能。中年男子疑惑地看著醫生怪異的舉動。

醫生問道:“那個陷害你的同事升職了嗎?”

他搖了搖頭。

醫生繼續問:“那麼,請你如實告訴我,你的那個同事所說的事情是否真實?”

他思忖了一會兒,回答說:“應該有一半是事實吧。”

聽了之後,醫生就笑了,說:“既然他也沒有升職,而且還給你指出了那麼多的不足,那麼你不但不該仇視他,還應該感謝他。如果你今後把自己出現失誤的地方全部改正,他還會說什麼呢?”

中年男子讚同地點了點頭。醫生隨手摘下一個砝碼,橡皮圈兒頓時彈回去大半。

接著,醫生又問:“你的妻子雖然一時不理解你,但是你們之間感情的裂痕已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了嗎?”

他又搖了搖頭,回答說:“感情上還算過得去,至少我還有一個很乖很爭氣的女兒。”

醫生問:“也就是說,即使另外一個女人再理解你,你暫時也不可能下定決心和她生活在一起,是嗎?”

沉默了一會兒,中年男子如實地點了點頭。

醫生暢然大笑起來,又把另一個砝碼從橡皮圈兒上摘了下來。然後,心理醫生將那個恢複原狀的橡皮圈兒遞給了他,並解釋道:“現在,你已經沒有一點兒負擔了,又恢複了先前的彈性,你還是那個完整無缺的‘橡皮圈兒’呀。”

聽到這兒,中年男子才恍然大悟。是啊,隻要摘下生活中那些缺少價值的砝碼,我們的生命又會恢複先前的彈性!

心靈慧語

當你做減法生活時,你的生命就會輕鬆起來。

“放棄”與“擁有” ◎ 惟一

施瓦辛格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在每一個行業取得成功後,都會自動退位讓賢。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花無百日紅,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棄”的奧妙。

在施瓦辛格當選州長後的一段時間內,人們普遍懷疑他的能力,認為他充其量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隻會演戲的家夥。在一個酒會上,有人故意問他:“州長先生,我們想知道,你能當選州長,是不是靠您的健碩身材和票房神話?”

施瓦辛格一臉平靜地說:“朋友們,你們以為我是在利用之前獲得的榮譽,是嗎?那你們錯了!我想問一個問題——”

“就您吧,先生,我想問您,您爬過山沒有?”他隨手指著身邊一位很有名的富翁。

“爬過,我想這裏每個人都爬過,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州長先生!”富翁不屑地說。

“那好,當您爬上一個山峰後,再想爬到另外一個山峰,您會怎麼做呢?”

“州長先生,這個問題我想連小孩也會回答,當然是從這個山峰往那個山峰上去了。當然,能給我一架直升機會更快點!”富翁話中帶刺地說。

大廳內一陣大笑。

“先生,您的意思是隻有先放棄之前的山峰,才能擁有之後的山峰,是嗎?”

“我想是的,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擁有兩個山峰!”

“太好了,我想您已經給出了我的答案!”

大廳內沉寂了數秒鍾,隨即一陣掌聲。

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取得一個輝煌後,再想擁有另一個輝煌,你必須把以前的輝煌放棄,從頭開始。因為,你過多想著以前的輝煌,無形中它就成了你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心靈慧語

卸掉包袱,是為了更好地遠行。

距離產生美 ◎ 楊子明

冥王星離太陽太遠,達59億公裏,溫度低至-200℃,無生命可言。水星離太陽太近,約5000萬公裏,溫度高達400℃左右,亦無生命可言。生命是很脆弱的,隻能生存在適合的溫度中。地球離太陽約1.5億公裏,處在離太陽適當的位置上,不太遠也不太近,有熱情而不至於焦灼,有清涼而不至於極寒,溫度宜人,於是充滿了生機。

其實人際關係與星際關係一樣,太近了就容易摩擦出矛盾。“保持距離”的確是人際和諧相處的關鍵。高速公路上,車與車之間,即使同向,亦要保持車距,否則易出事故,正是此理。相鄰的國家之間最易引發衝突,鄰居亦最易發生糾紛。一切的衝突和糾紛,都是因為相處太近。

原來,太陽係裏,太陽是中心,係裏所有行星、衛星甚至零碎的太空物質,都繞著它轉。地球有個地核,地球引力範圍內的東西都得圍著它轉,包括空氣、塵埃和太空上的衛星,還有月球。人則以自己為中心,處理著與之相關的周圍關係。從自我角度看自己和看別人是不一樣的,自己看自己與別人看自己,亦差異甚大。不論是星際還是人際,距離都是個問題。距離太近,會產生外來威脅的不安感;距離太近,易生摩擦;距離太近,容易看清身邊事的不足、身邊人的瑕疵。距離遠點,那些“不足”和“瑕疵”會大量減少,所以會有“距離產生美”的觀點。

曾有人問寰普禪師:“如何是境中人?”禪師答道:“退後看。”雖然問的是如何看環境與人的問題,但涉及的卻是高深莫測的如何看問題及如何悟道的問題。用寬闊的目光看人看物,就會少去許多爭執。退後再看,距離增加了,就無須看得太清了;視野開闊了,心胸亦隨之寬廣。矛盾放在大環境下,就容易被稀釋。難怪人們會感歎:“退一步海闊天空。”

心靈慧語

用寬闊的目光看人看物,就會少去許多爭執。退後再看,距離增加了,就無須看得太清了;視野開闊了,心胸亦隨之寬廣。矛盾放在大環境下,就容易被稀釋。所以說,退一步海闊天空。

得失之間 ◎ 蘇景義

28歲那年,黑人菲力斯成為全歐馬拉鬆長跑冠軍。為表彰他在體育上為國家做出的貢獻,他所在國家給了他很大榮譽。

一次,他應邀到全國最大的一所監獄作演講。麵對上千形形色色的罪犯,菲力斯講了他貧窮的童年及他在坎坷中拚搏奮鬥、自強不息、改變自己命運的經曆。演講引起極大反響,全場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

在他結束演講,即將走下台時,一罪犯站起來,請他回答一個問題:“在你的一生中,你最感謝誰?”

菲力斯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凝眉思考。此時,提問者接連發問:“是你的運動教練嗎?是你最愛的父母嗎?是你某個最好的朋友嗎……”

菲力斯不住地搖頭,說,“這些人我都感謝,但不是我最感謝的。我最感謝一個特殊的人,沒有他,就沒有我的今天,我真想找到他,好好謝他。”

他是誰呢?所有的人都等待著答案。

“小偷,那個當年偷了我的自行車的小偷,是我最感謝的人。”菲力斯說,全場一片嘩然。

在人們的驚訝中,菲力斯道出了事情的原委:那年他13歲,正讀初一。由於家窮,他不能住校,全靠一輛破自行車,一天兩次來往於相隔5公裏的家與學校之間。那是一輛破得不能再破的自行車,可有一天他到校後忘了給車上鎖。車子被小偷偷走了。

家裏再也無力為他買自行車,他隻好跑步上學。一天10公裏,3年下來,他吃了不少苦頭。可是,跑步先是使他成了全校長跑冠軍,後又讓他獲得全市亞軍……從此,他走上運動生涯。他真誠地說:“如果不是因為當初丟車,我絕不會有今天的榮譽。”他總覺得對不起那小偷,也許那是小偷的第一次,由於他的疏忽,小偷輕易得手,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人們就笑起來,說不會那麼巧。可就在此時,台下爆發出哭喊聲:“我就是那小偷!”接著,管教對那人吼:“希庫萊,你搞什麼?嫌刑期太短嗎?”

菲力斯製止了管教,耐心聽那罪犯的哭訴。當他聽那罪犯說,他偷的那輛自行車由三種型號的機件拚接而成,車梁有焊痕、後圈有斷跡時,他默默走下台來,從胸前摘下一枚獎章,別到希庫萊的胸前。希庫萊滿麵羞慚,連說:“我不配,我不配。”

人們紛紛驚歎:這真是上帝的安排啊。失者得到最豐厚的饋贈,得者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得和失就像一對在岔路口分手的兄弟,走得越遠,差別越大。

心靈慧語

失者得到最豐厚的饋贈,得者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得和失就像一對在岔路口分手的兄弟,走得越遠,差別越大。

不過一念之間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裏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著眼睛,隔了半天,吐出5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

剛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沒動。

日子真快,轉眼10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工作,漸漸受到器重,成了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遇到了。農業專家說:“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5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什麼難過?

所以我辭職了。”他問另一個人:“你當時為何沒聽師父的話呢?”“我聽了啊,”那經理笑道,“師父說‘不過一碗飯’,所以我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板說什麼是什麼,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

兩個人又去拜望師父,師父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隔了半天,答了5個字:“不過一念間。”

心靈慧語

當你決定放下,你不會失去任何東西,失去的隻有煩惱。

送分求勝

在一次歐洲籃球錦標賽上,保加利亞隊與捷克隊相遇。離終場時間隻剩8秒了,保加利亞隊領先2分,且握有發球權。可是依循環賽製,保加利亞隊須超出5分方可出線。8秒鍾須進3分,難。人們料定保加利亞隊難逃出局的命運。此刻,保加利亞隊教練要求暫停。引來觀眾的一堂哄笑。人們以為捷克隊隻要不犯規,守住3分線,放手讓保加利亞隊投2分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