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曰布特哈 【清係滿洲愛新覺羅氏愛新者譯漠金也滿洲之在關東自稱為朱申即女真之轉音則生女真阿骨打滅遼建金清為其後無疑三代之肅慎即
女真之先祖肅慎之轉音為女真猶如女真之轉音為朱申至布特哈者譯漢打牲也蓋因土人打牲生活得名】
康熙二十八年設置總管衙門駐防於嫩江右岸宜臥奇地方轄理該處八旗事宜 【八旗係廂黃正黃正白正紅廂白廂紅正藍廂藍等八色旗旗 【旗:旆】 清製國軍專由旗戶分旗編練以備用武布特哈地方因有達呼爾索倫等部落人雜居設九十二佐分編八旗統設總管衙門一置索倫達呼爾滿洲三總管合理之衙署建於西北倚金遼邊堡東南臨嫩江流域及尼爾吉渡口山環水抱之宜臥奇後屯其轄境西南自索嶽爾吉山起西北經呼倫貝爾以內興安嶺為界東北與墨爾根即今之嫩江縣連界東南行訥謨爾河源經呼蘭齊齊哈爾即與今之龍江縣為界同治季年以後曆任滿洲總管曰諾們德勒和爾巴彥蒙庫良忠富爾增布均為齊齊哈爾旗人達呼爾總管曰薩尼布東布特哈他本沁屯人曰胡格精額東布特哈霍奇屯人曰業普春東布特哈德都拉屯人索倫總管曰富勒興阿東布特哈開闊沁屯人曰文成東布特哈托木沁屯人曰恩特恒額東布特哈嘎布喀屯人曰淩豐阿西布特哈阿爾拉屯人其同治季年以前官名因庚子俄亂布哈衙門檔案在博爾多副都統衙門同時焚毀殆盡以致無從查考暫付闕如其衙門內部之組織分戶司兵司堂司每一司說 【說:設】 正堂一人副堂一人司官筆帖式各若幹人書記亦若幹人分擔各該司內事宜】
光緒二十年裁並三總管改置副都統總理其事其衙門移設於嫩江東五十裏訥謨爾河北岸博爾多站地方 【博爾多站即今之訥河縣舊街基訥河縣係以訥謨爾河得名具曆任副都統曰業普春東布特哈德都拉屯人係以總管升充曰額勒精額東布特哈伯爾科屯人曰雙福齊齊哈爾旗人副都統衙門內部之組織仍如總管衙門分三司惟其司官筆帖式員額較前增多耳】
光緒三十二年裁撤副都統就原有旗屯坐落以嫩江分界劃為東西兩路布特哈各分組八旗設總管一人掌本路旗屬事宜 【舊設九十二佐至是悉裁撤 【撒:撤】 每路布特哈新組八旗旗設佐領一人驍騎校一人歸各本路總管轄理兩路總管署內織仍分二司惟其司員筆帖式員額較前副都統衙門減少耳】
東路布特哈總管衙門仍設於副都統衙門舊基至民國初裁撒 【撒:撤】 總管改為八旗籌辦處設總辦一人文牘一人譒譯一人辦理籌劃旗屬生計事宜地方行政創設訥河縣公署治理之 【其曆任總管曰福齡齊齊哈爾旗人曰純德呼蘭旗人籌辦處總辦曰德宏東布特哈開闊沁屯八曰額勒春東布特哈溫察爾屯人】
西路布特哈總管衙門移設於嫩江西岸宜臥奇後屯舊總管衙門處民國十年創設布西設治局地方行政事宜歸局治理局址建於尼爾吉城基總管署亦移於設治城內辦理籌劃旗屬生計事宜 【其曆常 【常:任】 總管曰常雲西布特哈凱和屯人曰明德東布特哈多金屯人曰任 【任:常】 慶齊齊哈爾旗人曰直鏗額東布特哈滿乃屯人曰莊善齊齊哈爾旗人曰金純德呼蘭漢軍旗人 按布特哈地方蒙古原屬斯地駐防旗人出則荷戈從戎入則負擔旗役賴天然荒野到處馳驅牧獵間隨土宜稍事耕種以維口食外向無分理疆界開辟大叚地畝專務農田之事至清帝遜位改為中華民國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國家成立之初查勘該處為可以墾殖除蒙旗村落附近劃留旗戶生計地外餘均謂之浮閑荒地悉收價出放招徠墾戶於是內地漢民紛紛來居人煙輻輳縣治創組事詳經政門】
按上列布特哈地方名稱沿革如是其土著旗人則分索倫達呼爾兩部索倫人按滿語認明確為三代之肅慎漢之索離魏之勿吉隋之黑水靺鞨 【靺鞨係木克之轉音滿語譯漢水也】 五代之女真金後即金及滿洲之北邊別部達呼爾人按蒙語純係唐之蒙兀室韋契丹之貴族遼裔即今內蒙之東北與滿洲北部接連為鄰之一部金初避而北移黑龍江上遊斡難河 【即鄂嫰河】 郭貝爾河精奇裏江蘇都裏河等處牧獵生活後以所居河流之名稱而得姓氏元為太祖鐵木真本部故不在封疆之列至清內附所謂達呼爾或達虎裏者契丹盛時中國人以其關外東胡人尊稱曰大胡人於是本族人亦以大胡人自稱契丹之君號因之曰大賀氏嗣經注籍音轉字誤致為今名斯地土老遺傳達呼爾人自元滅後遺留於黑龍江上遊地方遊牧漁獵生活時領首者曰哈蘭德坎汗及其子薩吉爾迪汗繼續統轄於是本族人曾記祖來之汗薩吉爾迪之名無不知曉尊崇且道其故事者則不能不謂無因惜明季時代達呼爾人隔居黑水北岸稀尚往來消息不通致無史紀遺傳文獻缺乏無所取材未即確認為是姑記之以待專門名家之考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