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丞相由顧庸(正二品)和張布(正二品)擔任。顧庸頭腦靈活頗具手段,還是做出了不少貢獻,任他做副丞相一方麵是對他的肯定,另一方麵也是看中他和凡遜之間的互補性。張布是元副的兒子,對我扶持很大,我和他深談過,希望過些日子他勸顧庸退仕,為年輕官員讓道,他沒有二話。這副丞相一職應該說是個過渡而已;
新設吏部尚書歐親(從三品),為人方正,任吏部尚書正好;
新設禮部尚書鑫歌(從三品)。新禮部尚書鑫歌原是魏國的名臣,能力不錯;
新設戶部尚書張華(從三品)。新戶部尚書張華原是魏國新一批的能臣,去年歸順帝國,受到金義的賞識;
新設工部尚書居開(正三品)。新工部尚書居開是原南海艦隊副都統,功勞不小;
新設兵部尚書馬國發(正三品),副部長勝東(副三品)。新兵部尚書馬國發原是原巡禮艦隊都統,此人雖然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不諳於水戰,馬國發被調任兵部部長;勝東是原濟州艦隊都統。
新設邢部尚書黃敘(從二品),黃敘乃黃忠之子,獄事多所辯明;
尚書令還是周宇(正二品),新任黃門侍郎歐育(正四品)。
新任尚書左仆射玄範(從二品),玄範是著名史學家注音學家,不過他年齡已是將近百歲,且醉心學問,看來也不能指望他長期幹下去;
帝國國情局改名國情署,主要負責探察帝國周邊勢力情況,署長是原國情局局長馮封(從四品);
南八省北八省總共十六個省的主要官員也分別作了安排,其中吉林省的官員先在北京和遼寧省培訓鍛煉,待明年吳軍占領這塊女真發源地再行上任。
除此之外,為了將朝廷曹令貫徹到最基層,官製上新設了鄉長一級。原本朝廷任官到縣一級,鄉一級縣上隻能派縣吏走訪,主要靠當地鄉老會自主管理。但鄉老會非常容易成為宗族勢力的工具,導致一些弱小家族受欺負。在非漢族聚居區,鄉老會有時成為對抗縣治的牽頭人。北方剛剛收複,眼下朝廷肯定是派不出鄉一級官員的,但今後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加,朝廷遲早要派任這一級的官員。
(具體官員改製情況,見作品相關裏的大吳帝國官員品級)
攤子大了,更需要係統和曹製的管理,除了完善朝廷治政體係,先後頒布和修訂了多部曹案。
朝廷每年撥給皇室內孥100萬貫,用於皇室私用。我這麼做的目的一是要立個皇室也要公私分明的規矩,二是未來如果實行君主立憲,皇室得有筆固定收入。
這些調整固然會增加朝廷的財政支出,但也能穩定官員隊伍,讓他們獲得與責任權力相對應的報酬,減少他們貪汙腐敗的欲望。
帝國30年十月,大吳帝國再次重整軍製。
兵部左右尚書是張遠上將和緹多,新設軍機處處理一切軍國大事並追認費猜為大吳帝國首任領班軍機大臣,現任領班軍機大臣由陳須擔任;其他軍機大臣由陳塵、元副、張布、歐親;後勤司司長由於詮擔任(原新兵訓練營統領);軍情司由周宇兼任司長;軍械司由童放任正五品司長,甸文任從六品副司長。
帝國禁軍的主要組成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軍,每軍三個師加些軍直屬部隊共約十萬人。隨著北方的收複,帝國治下的國土成倍增加,各師駐紮地距離上拉開了,而軍械的改善和增加也使師這個作戰單位的戰鬥力有了相當的提高。
朝廷和兵部指揮部隊越來越多地到師級營級單位,通過軍一級往往隻是走過場,還容易耽誤時間。
經過慎重考慮,金義決定在適當擴軍的同時,取消常設軍一級單位,今後兵部將直接管理禁軍師一級單位,邊軍、天策軍、和工兵將以營為最高常設建製單位。在戰事需要時臨時成立“軍”級單位協調指揮參戰師團,戰事結束後該“軍”就結束使命。軍長這個職務也將取消,臨時性的“軍”將由臨時任命的“指揮使”指揮。不過各師還是繼續沿用以前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軍軍旗。
其實取消常設“軍”建製金義還有一個隱藏的原因。金義本人對吳軍的控製力那是沒說的,因為吳軍都是金義的嫡係部隊的,而且我又是華夏大學及其各分校的校長。但今後呢,若是金洪即位之後呢,現下軍製下的“軍”級部隊實力太強了,若是某個軍出現嚴重問題,後果就不堪設想。
取消常設軍級建製後,原玄武軍軍長彰從改任任兵部侍郎;原朱雀軍軍長 將然改任華夏大學(豫州本部)副校長;原白虎軍軍長馮封原本被安排當太尉,他跑到我跟前,死皮賴臉地要求繼續在軍中,說哪怕當個小兵也樂意,就是不想去享清福,無奈,讓他當了個師長;最近戰果有限異常鬱悶的張遠見馮封討得差事,有樣學樣,也弄了師長當當。馮封和張遠兩人成了帝國禁軍中僅有的以朝廷高官任師長的高級軍官,當然這肯定是短期的。